县政府网站: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期我们邀请的嘉宾是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可秉同志。张局长,欢迎您!
张可秉: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这个平台和大家沟通交流。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对水利行业的关心和支持。
县政府网站:近几年来,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在加强完善,目前,又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吗?
张可秉:好的,主持人。近几年,为切实增强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部对水利基础设施分批分专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县水利局根据上级政策,积极上报、储备,争取了不少的水利项目,并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实施,为我县防御洪涝灾害、农业增收、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08年—2010年之间,重点实施了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2010年—2015年之间,重点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2015年至今,重点进行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河道治理工程,也就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这也是最主要、投资最大、任务最重、效益最长久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分两种类型:
1、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
自2015年以来先后实施的大中型病险水闸有土山、窑上、埝里、洪福寺、三捷庄、赵庄、安子桥、清泉寺、马头、重兴、冷庙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其中,土山、窑上、埝里、洪福寺、赵庄、安子桥、三捷庄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发挥着防洪、灌溉、交通、生态效益;沭河上的清泉寺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马头、重兴、冷庙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是我们今年开工建设的拦河闸工程,目前这3座拦河闸正在紧张建设中。
2、白马河治理工程
白马河在县城穿城而过,为我县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自2010年以来通过争取涝洼地治理资金,先后进行一期、二期、三期连续的清淤、培堤、改建沿途建筑物、修建两岸堤防路的分段治理,尤其是城区段治理效益最为明显,逐渐形成了风景如画的白马河湿地公园。工程治理标准均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5年一遇除涝标准:白马河上游段河道治理工程自白马河起点至归义榆林桥,工程总投资2400多万元,目前已完工。白马河下游段河道治理工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省界~三捷庄闸(7.3KM长的河道进行治理,工程总投资约470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中。上下游治理工程完成后,与前三期已完成的治理工程首尾相连,至此白马河全长39.3公里全部治理完毕,防洪标准提高,排涝能力增强,更生要的是两岸堤防路全部硬化贯通,成为两岸城乡交通重要的纽带,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主持人:按以上的介绍,水利工程的建设确实对我县经济以及水环境的综合改善,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那么在此以后,我县的水利工程建设方向是什么样的?
张可秉:我县的水利工程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应该是完美收官,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努力,紧跟上级水利工作的指导方向,进一步完善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在水利工作“补短板,强监管”上下功夫。
1、继续做好马头、重兴、冷庙三座拦河闸的后续工程建设,尽快发挥效益。
2、争取新建沭河重坊橡胶坝工程落地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拟建橡胶坝一座,坝长532m,76.0m一孔,计划建7孔;拟建冲砂闸一座:冲砂闸拟建在橡胶坝右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3孔,单孔净宽8m。工程概算总投资18000万元,建设工期24个月。力争2020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3、强力推进郯城县水安全保障规划中相关水利工作的实施,规划已由河海大学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制完成,并经县政府进行了批复。形成的规划成果要分三个规划期,近期为2016—2020年,中期为2021—2030年,远期为2031—2050年,规划编制标准较高,规划要构建起城乡供水、节约用水、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和水利管理五大体系,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能应对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为建设富有实力、宜居宜业的新郯城提供坚强支撑。
4、充分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文章。近几年建成的水利工程,再加上沂河原有的李庄闸,沭河上的龙门橡胶坝,白马河上的十里橡胶坝共14座挡水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主要分布在沭河、沂河、白马河,将使我县自西向东分布的三条主要河道上,自南向北形成梯级蓄水,总蓄水量约2亿立方米。在拦蓄了丰富水资源的同时,形成了广阔的水面。这为我们在“水”上做文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加强水生态建设:水生态建设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生态建设早已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这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及各行各业都要重视,并且需要长期规划关注的问题;需要有重点、有步骤、有规划的逐步推进。我们近几年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也是比较看重生态建设的,本着建一处水利工程,创造一处水利风景的理念,充分依托水利工程建设,同时搞好生态建设,沿途乡镇也都可以围绕用水、引水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水生态特色或者依托我们已建成的水利设施为平台为背景,进一步打造“水”文化,使水利工程为建设宜居、宜业、风景优美的郯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