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 2023年 >> 正文
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索  引  号 ] tanchengjyj/2024-0000010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14 [ 公开日期 ] 2024-02-28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2023年,郯城县教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为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按照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郯城县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教体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普法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法治建设工作。把法治建设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传达学习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认真研究、科学谋划法治建设有关工作,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学校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建立了依法治教工作的良好机制。定期召开局党组会议和领导班子会议,单位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等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强化法治教育培训。一是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推行会前学法制度;二是通过党员活动日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党员法治意识,引导党员发挥学法守法用法模范作用;三是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督促干部职工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四是督促行政执法科室人员考取行政执法资格证,并定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完成法律知识考试。

(三)加强法治进校园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普法教育。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治副校长的群体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格局。重点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学习。联合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团队,深入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在全县所有学校,配齐配足法治副校长,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普法宣传教育作用。组织开展“宪法小卫士”学习活动,2023年全县共计15余万名学生参与学习。

(四)“四个亲自”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单位第一负责人和局党组成员对法治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日常法治教育培训,杜绝领导班子成员特权思想、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第一负责人全面负总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班子成员及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工负责,确保系统内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履职能力建设情况。明确法治机构人员,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法治工作,积极开展法治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报送法治信息,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本年度法治机构履职无重大失误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法治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调动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办法不多,部分学校负责人认识不到位,抓法治建设工作不严不紧,影响工作成效。

(二)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没有做到全面学习、系统学习;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内容掌握不清晰,没有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

(三)法治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法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相对缺乏,校长、教师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学校在化解矛盾、处理问题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法治流程。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法治课程落实。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推广情景法、启发式、项目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建立法治课程教学观摩、集体备课和交流研讨机制,切实提升法治课程质量。

(二)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积极邀请专业法律人士,通过举办模拟法庭、专题报告会等活动,结合真实案例,切实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聘请专业普法工作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日常监督和法律指导作用。充分重视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法治宣传向家长倾斜,组织工作人员以重点中小学校为中心,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呼吁家长自觉学法、以身作则,为青少年营造正直、法治、和谐的家庭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