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5-0000129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7-10 | [ 公开日期 ] | 2025-07-14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关于学校安全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县校安委严格落实上级及省市校园安全部署,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聚焦遏制学校、幼儿园安全事故,扎实推进安全监管与隐患排查,学生打架、斗殴及意外受伤等事件均得到妥善解决,有力保障全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完善。修订《郯城县校园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8项制度,制定《县校安委成员单位职责清单》,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召开2次校安委专题会议,精准防范化解涉生安全风险,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二)安全教育培训全面覆盖。组织“开学安全第一课”“消防安全宣传月”、防诈骗、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专题讲座16场,覆盖师生15.3万余人次。联合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开展消防疏散、反恐防暴等应急演练400余次,参演师生18万人次,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三)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显著。聚焦校园安防、学生欺凌等重点环节及教学楼、食堂、宿舍、体育馆等重点区域,联合开展暗访检查24次、专项检查1次,排查学校278所,发现隐患1993处,实行“清单式”分级管理,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部门协同联动愈发紧密。深化警校合作,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行动8次。联合综合执法清理违规摊点23处。联合交警部门查处交通违法15起、非法改装电摩600余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40所学校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依托“警校家社”四级联防网络化解矛盾12起,校园周边环境持续净化。
(五)安全防线建设扎实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教学楼、宿舍等重点场所拉网式排查,确保建筑硬件全面达标。深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严控食堂食材采购与加工,守护师生“舌尖安全”。常态化开展防溺水、消防演练及交通安全教育,织密安全防护网。实行中小学幼儿园A、B、C、D四级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监管。2025年5月,郯城县实验三小等5所学校获评市级校园安全标杆学校。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责任落实仍有差距。部分乡镇、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教学、轻安全”的倾向,责任传导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部分安全隐患整改滞后。如乡镇中小学周边普遍存在交通标识缺失、减速带不足问题,部分路段流动摊贩聚集,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形成安全隐患点,影响学生上下学安全。
二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农村学校安全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学校消防设施老化失效,灭火器过期、消防栓无水现象时有发生。安保经费拨付不及时,安保人员缺口大,截至今年5月份,仍有44所公办学校保安不足、209所无保安,专职保安缺口597人,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三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学生打架、意外伤害等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加之家校沟通不畅,甚至以舆情向学校施压,谋取不合理诉求,造成学校应对舆情处置难度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今年以来,先后发生2起安全事故,并形成一定舆情,虽已妥善处置,但是也给全县面上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下步打算
(一)深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学校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的统筹作用和校园警务室的前沿阵地功能,用好联席调度会议制度,及时研判校园周边安全动态。严格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常态化开展综合治理,营造平安和谐周边环境。
(二)加大安防设施投入力度。将学校安防、安保、消防等经费列入财政支出预算,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与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签订维保协议,建立“周巡检、月养护、季检修”的消防等设备维保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秋季开学前完成学校消防水带、灭火器等设备的更换和消防管道的全面维护,对老化严重的管道实施升级改造。配齐配强安保力量,规范安保人员聘用及技能培训,保障安保人员待遇,确保各类隐患及时处置到位。
(三)提升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校园食堂、实验室、门卫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测试,增强责任意识、提升专业能力。持续开展消防疏散逃生、防震疏散逃生等应急演练,确保演练覆盖率达100%、培训覆盖率100%。同时,全面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强化家校沟通和多部门协同联动,及时化解家长合理诉求,有效处置网络舆情,确保安全事故快速响应、透明处置。
郯城县校安委办公室
(县教育和体育局代章)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