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xzf0001/2023-0000444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政府办公室 | |
---|---|---|---|---|---|
[ 成文日期 ] | [ 公开日期 ] | 2023-02-27 | [ 有 效 性 ] |
2022年12月30日,省政府出台了《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2023年2月4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清单,按照县政府总体安排,对省政府“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条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3年延续执行的214项及新出台政策64项,政策共278项。经全面梳理,其中,30项政策不涉及郯城(主要是海上光伏、航空运输建设、省属企业等),可争取的政策84项,需要落实的164项。
二、争取落实情况
(一)坚持靠前发力、精准对接,以更大努力获得更多支持。2022年11月底淘汰关停临沂恒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机组(容量0.6万千瓦)和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机组(容量1.5万千瓦),2022年共计关停2.1万千瓦,可争取财政资金奖励105万元。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年高性能聚氯乙烯树脂项目、山东永宁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绿色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纳入郯城县2022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范围内,目前正在组卷上报;山东德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市级“新三板”基础层挂牌奖补100万元、斯科瑞新材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市级“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奖补200万元、山东利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创业板上市阶段性奖补250万元,目前3家企业的申请材料已报送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待审批。谋划支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力争上报社会事业项目投资计划项目1个。组织县内两家公司(八达面粉厂、粮源粮食贸易公司)申请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省财政厅4亿元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后续将继续组织相关符合条件企业申请,争取更多粮食经营企业进入基金盘子。作为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县,对华电在我县开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实行整体打包备案,备案装机规模21.6MW,同时加大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中明等项目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优惠政策。筛定符合缓缴三项社保费条件的5类行业及扩大缓缴政策实施范围的17个行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目前,已有19户企业申请缓缴企业三项社保费696万元,涉及职工0.9万人。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2.3亿元、惠及企业170家。积极推动辖区内地方法人银行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二、三季度为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按照余额增量的2%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资金5143万元。
(二)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向上争取实现更大突破。跟踪2023年98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审核通过情况,加快推进债券发行进度,力争发行债券12亿元左右。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七网”,积极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设备购置贴息等项目,提前做好各类项目申报材料准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央省市盘子。目前,已列入省补短板项目2个、省重大项目2个、省优选项目3个,通过省审核“七网”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3个,储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2个,目前,已发行专项债券7.39亿元。通过国家审核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10个,总投资42.79亿元;通过国家审核的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9个,总投资14.15亿元,贷款需求8.4亿元;万华、中医院等4个项目已投放贷款1.375亿元。高科技电子产业园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企业已申报绩效引领性企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可以不停产限产,自主采取减排措施。正积极与鸿锐集团、三一集团、安宜建设集团、树芽农牧科技集团等企业对接,争取企业总部落地郯城,对标市、省认定和奖励标准要求,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条件,争取达标上报要求。推进诺为制药流体系统有限公司及临沂华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重点实验室。紧扣省产业发展思路,立足我县优势产业,拟将恒通化工2*66万千瓦机组项目申报全省“十四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性引擎性项目,目前相关材料已报送至市发改委。以创建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国家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动工商业企业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光伏开发建设,确保2023年底前完成国家验收。
(三)坚持人民至上、普惠共享,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更大提升。持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第一实验小学南扩工程、郯城一中老校区改造、杨集镇中心园第二分园等3个项目,作为民生工程列入争取上级政策盘子。第一实验小学南扩工程争取8月底投入使用;郯城一中力争近期开工建设;杨集镇中心园第二分园年底投入使用。幸福里北区、肉联厂家属院片区、东北片区七号等棚改项目已纳入2023年计划。龙江社区、玉带社区、东北片区棚改项目等正在有序推进,完成拆迁483户、建成安置房2200套;共打造智慧社区13个,完成百里沂河体验长廊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争取住房租赁补贴中央专项补助资金9万元、棚户区改造中央专项补助资金49万元,已下达到县财政。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路面提档升级100公里,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暨山东郯城示范案例观摩会在我县召开。港上镇及桥村社区、花园镇刘湖村被评为临沂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县博物馆被确认为第三批临沂市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鲁冰公益图书馆(共读书房)被评为全市“最美阅读空间”。在全省率先设立“三农保险服务中心”“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超市”,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29.7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有关部门(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二批)》,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更加有力举措,争取更好成效。
(一)思想认识仍需提升。部分单位站位还不够高,对抢抓政策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政策清单研究的不深不透,在具体推进落实中创造性不足。部分企业对国家省市县出台的系列政策清单重视程度不高、认识不到位,没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争取力度仍需加大。部分单位对上争取不够有力,特别是在我县基础优势不明显的事项上,信心不足、办法不多。个别重大评比和利好政策争取不够理想、不及预期。与其他县区相比,我县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少,小微型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争取政策优惠尤其是资金方面处于弱势,导致争取效果不理想,甚至个别企业因手续复杂等原因,不愿意申报。
(三)推进落实仍需加力。在落实政策过程中,部门间存在推进不平衡等问题,个别单位行动慢、效果不佳,缺少创新举措。同时,由于部分政策范围广泛、宏观性较强,在解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影响了政策落地。
四、有关建议
(一)强化向上沟通对接。成立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三争”工作专班,相关牵头县级领导、责任部门、乡镇主动出击,积极跑部进京、跑处进厅,力争更多项目、更多资金、更多政策向郯城集聚。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将上级政策吃深吃透。要积极主动、靠前发力,提前研究把握好政策内涵,力争在省市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细则、开展评选认定、项目资金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做到能争尽争、应争尽争。
(二)强化政策执行落实。要精准把握政策执行时间、标准、范围,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及早惠企利民。切实抓好政策宣传解读,用好“政企直通车”等平台,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等活动,让政策直达企业、让企业无感即享。落实红领书记、县直部门帮包工业企业机制,将一揽子政策和我县出台的《关于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郯十条”、“十个一批”等政策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留抵退税政策,全力助推工业企业纾困解难。
(三)强化督导检查调度。各单位要细化责任分工,每项政策都要明确分管领导、牵头单位、责任科室,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具体推进措施。要定期调度政策争取、落实情况,及时全面掌握政策推进情况。相关责任单位要主动认领任务、全力配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