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政策解读
专家解读:《郯城县2025年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温室大棚、特色农产品和玉米、稻谷制种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2025年7月2日,郯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郯城县2025年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温室大棚、特色农产品和玉米、稻谷制种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对此,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综合室主任刘冰(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工作)进行了如下解读:

刘冰指出,此方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各级党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及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冰表示,方案中开展的玉米、水稻、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将种子、化肥等物化成本,土地流转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等生产全过程成本都纳入保障范围。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农户能够获得足够赔付用于弥补前期投入,保障后续生产的顺利开展;而玉米、大豆种植收入保险,综合考虑了市场价格波动和产量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当市场价格下跌或产量因灾受损,导致农民收入减少时,保险赔付能及时弥补损失,稳定农民收入预期,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刘冰表示,保费补贴政策对调动农户积极性意义重大。各级财政承担大部分保费,极大减轻了农户参保压力。如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总保费为40元/亩,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67.5% ,市、县财政补贴22.5%,农户承担10%,农户每亩缴纳4元。这种补贴模式,既体现了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大力支持,也确保了保险业务的可持续性,让更多农户能够享受到农业保险带来的保障。此外,方案在保险责任界定、承保、理赔流程等方面也规定得清晰明确,为农户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刘冰指出,要让方案真正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需要各级有关部门、保险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农业保险业务指导,提升农户参保积极性,提高承保覆盖面;保险机构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确保农户在受灾后能及时获得赔付。方案的有效实施,将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推动郯城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原文:http://www.tancheng.gov.cn/info/7276/277990.htm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