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wjj1/2025-0000200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卫生健康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8-15 | [ 公开日期 ] | 2025-08-15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人体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的鼻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常伴眼痒、流泪等症状。全球约10%-30%的人受其困扰,儿童和青少年高发。
二、典型症状
1. 四大核心症状:
2. 伴随症状:
眼睛红肿、瘙痒、流泪(过敏性结膜炎)、喉咙痒、咳嗽、耳闷、嗅觉减退、头痛等。
3. 种类:
季节性:春秋高发,多由花粉、真菌孢子引起。
常年性:全年发作,常见于尘螨、宠物皮屑、蟑螂过敏者。
三、如何诊断?
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症状规律、家族过敏史、居住环境等。
2. 体格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分泌物清稀。
3.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快速筛查常见过敏原。
血清lgE检测:抽血检测特定过敏原抗体。
鼻激发试验(较少用):直接测试鼻黏膜反应。
四、阶梯化治疗方案
1. 第一阶梯:避免过敏原
花粉季:关窗、外出戴N95口罩、回家冲洗鼻腔。
尘螨:使用防螨床品、每周高温清洗床单、保持湿度<50%。
宠物过敏:避免饲养或限制宠物进入卧室。
2. 第二阶梯: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主力军;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快速缓解鼻痒、喷嚏。
辅助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尤其适合合并哮喘者;减充血剂(羟甲唑啉)——短期用3-5天,避免药物性鼻炎。
3. 第三阶梯: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适应症:中重度、药物治疗效果差、无法避开过敏原者。
方式: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过敏原提取物,疗程为3-5年。
目标:重塑免疫系统,减少长期用药需求。
4. 手术(极少数):如鼻甲肥大影响呼吸,可行微创缩小术。
五、预防与日常管理
家庭环境: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地毯、毛绒玩具;蟑螂过敏者及时杀虫,封堵厨房缝隙。
生活方式:花粉季早晨和傍晚减少外出(花粉浓度高);运动选择室内,避免剧烈活动加重鼻塞;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刺激加重症状。
饮食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如芒果、海鲜)存在交叉过敏,需观察记录。
六、警惕并发症
七、特别提醒
儿童患者: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滴剂或者糖浆),避免使用减充血剂。
孕妇:咨询医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选择B类安全性药物。
误区纠正:
“激素喷鼻会依赖”?错!局部用药全身吸收极少,安全性高。
“过敏原检测阴性就能排除”?错!可能存在未检测的过敏原或非IgE介导的炎症。
总结:过敏性鼻炎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预防,80%以上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关键要做到早诊断、避过敏原、阶梯治疗、长期随 访。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