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医疗卫生 >> 健康科普 >> 重点人群 >> 正文
健康科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 索  引  号 ] tanchengwjj1/2022-0000625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 [ 公开日期 ] 2023-03-14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心智完好、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亚健康表现

1、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经过紧张的压力事件后,感到心慌、心绪不宁。

2、一般性焦虑

表现为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忧心忡忡。

3、一般性抑郁

表现为遭受心理挫折后,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情绪消沉,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感觉。

4、自我关注

只关注自己,自己的心理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此感到困惑,但又找不到答案,因而感到非常痛苦。

5、心理固着

心理固着指个体在长时期内为某种想法困扰,不知如何处理,又无法排解的心理现象。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措施:

1、优化现实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加强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

3、接受心理教育,学会心理调适;

4、主动向人求助,及时缓解心情。

给家长的指南

1、夫妻关系需要和谐

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父母的优点,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对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未来的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

2、孩子表达要倾听

家庭应该是孩子尽情表达自我的地方,家长把表达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当孩子说话时,家长倾听是最美好、最温馨的举动。

3、宽容约束要平衡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会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4、赞扬激励有技巧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努力做事。

5、美丽自然常亲近

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给老师的建议

1、适当鼓励,增强自信

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以各种方式: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2、帮助学生悦纳自己

老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学会悦纳自己。

3、善于疏导,培养感情

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指导学生通过合理释放、调节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

4、组织实践,锻炼意志

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炼,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锻炼意志,形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 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家校共育的路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长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