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郯城 >> 畅游郯城 >> 畅游郯城 >> 正文
银杏生态旅游区(4A级)
发布日期:2025-03-14   作者:   来源:郯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

郯城县银杏生态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郯城县境西南部沂河两岸、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和重坊镇境内,总面积9.9平方公里,绵延10公里的古银杏群是全国最大的古银杏林带,有百年以上的结果大树4.8万棵,是我国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银杏群落,并获得“中华名木”、“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全国银杏良种基地”等称号,是山东省第一批国家林业专类公园,也是全国第二家银杏专类公园。景区内主要有:银杏古梅园、中华银杏园等景点。

一、银杏古梅园




银杏古梅园坐落于山东省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140亩,始建于1992年,2017年完成升级改造,是以"千年银杏、古刹禅梅"为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景区。作为全省首家农民艺术主题公园,园区先后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古银杏森林公园等称号,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是鲁南苏北地区独具魅力的生态文化地标。

千年古树与生态保护典范园区以“活文物”古银杏为核心打造生态景观体系。东区现存树龄逾3000年的“老神树”,高41.9米、胸围8.2米,为全球现存最大银杏雄树。通过建立三维监测系统、划定专属保护区域、实施古树复壮工程,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入选省级古银杏基因库研究基地。

南北园林艺术融合创新西区创造性融合江南园林精粹与北方建筑风骨,打造2.6万平方米苏式园林景观。采用“移步易景”设计理念,以曲廊、月洞门、漏窗等元素串联多处景观节点,搭配千余株特色植物,形成“春观玉兰、夏赏荷花、秋品银杏、冬鉴寒梅”的四季景观体系。设置农民书画艺术长廊,展出当地非遗剪纸、木版年画等民俗作品,实现自然造景与人文积淀的有机统一。

禅梅文化与文旅融合实践北区依托1500年历史的广福寺遗址,创新开发“古刹禅梅”主题景观。寺内现存明清时期碑林,配植梅花百余株。通过举办梅花文化节、古琴雅集、禅茶体验等活动,打造“赏梅-听禅-品茗”文化动线,开发银杏酥、梅花香囊等特色文创产品,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200余万元。

2025年计划建成数字化游客服务中心,引入VR古树探秘、AR园林导览等智慧服务;改造提升园林休憩区,增设非遗工坊、树冠观景平台等体验空间;推出“千年之约”主题游线,构建集生态研学、文化体验、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品质、丰富业态布局,全力打造黄淮地区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二、中华银杏园


位于重坊镇驻地东北沂河岸边,绵延十余公里,由徐出口、孙出口、东庄等十几个村的银杏大园相依相连构成“万亩银杏园”,有银杏大树就上万棵。该园始建于1978年春,集千年嫁接技术为一身,全国优良品种于一园,包含103个银杏品种,被中国林学会冠名为“全国银杏良种基地”,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财政厅评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是山东省科技厅、山东农业大学、上海医药集团的“科研及教学实践基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