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jyj/2024-0000182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4-11-22 | [ 公开日期 ] | 2024-11-22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刘洪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情况
2016年,我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2017年开始,县政府把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列入工作重点,连续多年来加大教育投入,扩容城乡学位,优化教师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加快学校建设,优化学校布局,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
县教体局以改革促公平、以创新顺民意,把全县均衡、优质均衡作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城区,大力实施学区管理制,积极筹措资金筹建新的学校。在农村,以薄弱学校改造与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乡村学校。
2021—2025年全县计划新建郯城县东北片区小学、郯城县东北片区初级中学、郯城县东城新区小学、郯城县东城新区初级中学、郯城县西南片区小学、郯城县树华小学等校舍6处;改扩建郯城县港上镇初级中学、郯城县李庄镇沙墩初级中学、郯城县高峰头镇高峰头小学、郯城县庙山镇中心小学、郯城县博雅学校、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郯城县庙山镇刘埠小学、郯城县红旗小学、郯城县归昌乡中心小学等校舍9处,建筑面积22.1269万平方米,将新增学位13348个,已开工建设3.9904万平方米。引进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郯城江山学校已经进行招生两届,办学效果卓有成效,大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需求。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名校办分校”的方式推进共同体建设,郯城县马头初级中学加挂育新中学西校区的牌子;郯城四小加挂郯城县育才中学西校区牌子,加强师资统筹配备和学校校园管理。促进了区域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近年来我县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变教师招录传统方式,提前面向国家重点高校引进部分优秀毕业生,显著提升了录用教师层次和质量。利用暑期组织教师培训班,对新招聘的教师进行了120学时的试用期培训,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成立教师工作坊,组织全县教师参加省级远程研修学习;组织基层学校书记校长赴多所高校进行高层次研修培训;组织乡村小学校长及后备人才以教育学区为单位组建教师工作坊,建立实践型学习成长共同体;实施城乡支教,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每年按城区学校教师总数的5%比例选聘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对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予以加分,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特别是今年,除支教和轮岗之外,教体局进行全县各学校富余教师大统筹,计划1085名教师进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优化配置,力争每百名初中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每百名小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达到优质教育指标。
二、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提高待遇情况
(一)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优先保障乡村学校师资需求。科学核定岗位,满足学校用人需求。在编制部门核定的总量内,根据学校生源变化、教师结构和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等,对各学校编制、岗位及时进行核定,满足学校用人需求。对于部分农村学校规模偏小,达不到标准班额,采取师生比、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定,在核定的基数上,考虑学校的大龄教师、病产假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一是农村任教满10年、20年、30年可以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对农村教师岗位情况进行摸底,以真实岗位为基础分期分批推动农村满年限职称高一级职称政策。二是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按照山东省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指导标准为依据,落实基层高级教师评审政策。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评审基层高级教师岗位,实行单独的评价标准。三是畅通农村教师职称晋升通道,自主选择晋升渠道。农村教师参评高一级职称实行自主选择、单向通道制度,参评教师需在“基层高级教师参评”和“正常评审”中选择一种参评方式。
(三)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选聘乡村特级教师。近年来,按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设立乡村特级教师岗位,已评选出了多名临沂市乡村特级教师。
(四)强化名师名班主任辐射作用,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一是抓好教学能手提高培训、名师培养、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中小学校长园长培训等培训项目。二是加强“教研联盟共同体”“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整合城乡学科教研骨干力量,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三是加强特级教师、名班主任队伍管理。以特级教师、名班主任为引领,以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组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素养。
(五)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生活保障。一是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乡村教师交通补助。教体局出台绩效工资指导性意见,要求各乡村学校将交通补助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充分考虑学校与教师居住地的远近、交通状况等因素,发放交通补助。二是积极发挥工会作用,为教师争取福利。县教体局工会积极发挥调度作用,各乡村学校工会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在不违反国家工会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给教师发放工会福利。
三、加强农村学校校园长队伍建设
深化全县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出台《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实施意见》,坚持党管干部,落实“1454”总要求、“六个原则”“四个贯穿始终”“四个制度”等选人用人要求,2023年,提拔调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24名,交流农村学校校级干部7名,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竞争机制,实现干部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教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我们一定认真研究,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进行改进。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