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市政建设 >> 正文
县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情况
[ 索  引  号 ] tanchengzjjj/2021-0000116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1-05-10 [ 公开日期 ] 2021-05-10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近年来,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规划引领,注重品质提升,优化管理服务,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富有实力、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开放包容、人民幸福的新郯城。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坚定不移推进“一城四片区”建设,打造鲁南水乡名城。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集中财力,加强以道路工程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都投资2亿元左右实施一批城区道路建设改造项目,优化路网结构,改善交通条件。2020年,以打通半截路、改善水环境为重点,实施城建工程24个,改造城区道路11条,新开发住宅建筑面积109.5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960套、老旧小区改造240户。同时,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动车违规停放、户外广告治理等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50.5万平方米,规范店外经营、占道经营2.4万余起,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广大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郯城县城的道路越来越多、越来越畅通,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新、越来越美丽。

(二)特色小镇初见成效。按照“中心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思路,突出特色,把握重点,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引领全县小城镇快速发展。以新村天沐温泉项目和丰富独特的银杏资源为依托,重点推进新村银杏温泉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李庄智能制造特色小镇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加快培育马头民俗文化特色小镇、红花中国结艺特色小镇。

(三)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一年来,以农村改厕、危房改造、清洁取暖“农村三改”工作为重点,统筹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2016年以来实施的全县70526户农村改厕进行全面复核、整改,确保改厕质量。建立完善“成立一支队伍、优化两项服务、抓好三个规范”的“123”模式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管护服务机制,让广大农村群众用的省心、满意。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2处、公共厕所217个、15处粪液收集二次发酵池等,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设施和庭院环境“双提升”活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0户,农村住房抗震加固717户。农村清洁取暖擂台赛成绩居全市第一,全年完成28860余户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建设任务,让广大农村群众温暖过冬。

(四)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近年来,为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工作部署,我县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按照《关于组织申报首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新经验,编制了《郯城县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方案》,深入开展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同时,重点开展第二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及时提供服务支持,加快推进李庄镇株柏五村省级美丽村居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充分发挥规划引导调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上精准对接、有效衔接,科学指导城市建设推进,让每一个片区、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建筑都严格执行规划。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开展城市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项目建设、环境打造、功能完善等方面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满足市民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消费购物和出行需求,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同时,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质提升、扬尘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为重点,注重生态保护、环保节能措施的落实,积极营造碧水蓝天的美丽环境。三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精细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次序,优先布局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百年大计要求,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硬件支撑,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四是坚持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促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匹配,以产业集聚提升城市“人气”,以城市“人气”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五是坚持内涵提升、彰显特色。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和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商贸文化特色,彰显城市个性,提高城市品位。六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城市建设力度上不能放松,在标准上不能降低,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扎实做好城市建设项目的谋划,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财政实力、经济情况统筹考虑确定城建项目,做到既满足民生保障,又能改善城市环境。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坚持把“一城四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场,积极实施道路建改和水系整治等城建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着力建成外表有“颜值”、内涵有气质的魅力城市。

二是加快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以完善功能、改善面貌为重点,推进乡镇驻地改造提升,培育、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特色街区,打造生态宜居、整洁优美的镇区环境。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各方力量,整合资源要素,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完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完善规划编制,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发展一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推进人口市民化,示范带动全县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显现新亮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