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ajj/2020-0000053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应急管理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0-06-24 | [ 公开日期 ] | 2020-06-24 | [ 有 效 性 ] |
一是实行“监管+执法+服务”执法监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破解检查企业多、重复检查的难题。将局执法监管计划、监察大队执法计划、科室监管计划进行融合,制定《应急管理局2020年执法监管方案》,将科室、大队、第三方、乡镇优化组合联合执法,通过联合执法减少到企业检查次数,通过第三方的参与提高执法监管质量,减轻了执法监管业务量及企业迎接各种检查的负担,达到减量提质增效效果。扎实搞好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实现尽快生产消毒液,协调帮助恒通化工完善试生产手续,协调帮助烁得化工完善试生产手续,帮助漂白粉生产企业佳明化工恢复供电等。
二是扎实开展包保企业服务工作。探索建立“三员三全一重点”政企服务和精准管理模式,即发挥安全生产“督导员+服务员+信息员”作用,建立全企覆盖、全员包保、全程服务、重点督导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包保督导“一张网”,重点督导企业“一把手”,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全县各行业领域471名人员包保全县化工、危险化学品、医药、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水利、交通、建材、农业、卫生、教育等行业生产经营企业1493家。其中应急系统包保819家,住建系统包保106家,发改系统包保4家,农业系统包保21家,特种设备系统包保287家,水利系统包保3家,城市管理系统包保1家,交通运输系统包保111家,卫生系统包保40家,商贸流通系统包保5家,旅游系统包保18家,教育系统包保78家。4月1日至7日县安委会办公室对包保企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两次电话抽测,真正督促了包保人员进企业搞服务。
三是加强危化品企业管理。开展企业安全宣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层层作出承诺,带头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三违”现象发生,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加强高危作业现场管理。对危化企业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作业方案进行审查备案;对涉及特种作业的电焊机等设备进行统计,建立台账登记备案并定点存放,建设远程无线网络监控安装在企业维修车间或仓库等集中存放点,进行实时监控;对危化品生产企业内部电焊工、电工/防爆电工等93名高危作业人员及98个证件进行资质审查登记备案;对恒通化工、利兴化工和众一科环有外包施工的项目的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合格后登记备案。
同时,开展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专项治理。经初步摸底调查,我县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共12家,其中冶金1家、轻工10家、机械1家,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的企业有3家,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有3家。
四是深入开展“打非”工作。落实“村居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打非工作机制。加大辖区内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重点部位的排查、上报和处置,有效遏制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突出重点开展宣传发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用好有奖举报制度,鼓励举报非法违法行为,调动公众监督、关注“打非”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行动。1至3月份共摸底排查非法企业40家,关闭取缔非法企业29家,停产停业整顿1家,立案12起,核实举报线索8条,扣押财物4家,刑事拘留12人,行政拘留7人。其中公安部门排查非法行为16家,住建部门排查3家,应急部门排查4家,其他相关部门未发现非法行为。
五是扎实推进集中整治。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行业领域共组织检查组297个,检查企业983家,发现隐患2338条,已整改隐患1533条,重大隐患7项,无挂牌督办事项,已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43家,其中立案31家、暂时停产停业14家、罚款48.9万元。同时加大集中整治行动宣传力度,先后在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安全生产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各类主流媒体发表稿件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