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glj/2019-0000073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郯城县中心 | |
---|---|---|---|---|---|
[ 成文日期 ] | 2019-12-31 | [ 公开日期 ] | 2019-12-31 | [ 有 效 性 ] |
G205山深线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江苏省等华南地区通往北京、天津及华北主要省市的干线公路。随着近几年郯城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量迅速增长,对干线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G205郯城段南北向贯穿城区,交通混杂,车辆通行缓慢,城市交通压力较大。G205郯城段绕城改建工程的实施将为郯城县对外交流提供一条通行能力大、服务水平高,快捷、便利的公路运输通道,将进一步加强郯城县承南启北的交通纽带作用,有利于完善区域路网,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提高区域路网的整体功效,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优化区域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服务水平。
郯城县位于临沂市南部,地处鲁苏交界处。郯城境内G205线、S232线、京沪高速 公路、胶新铁路纵贯南北,G310线、S352线横穿东西。其中G205山深线在郯城县境 内基本成南北走向,沿线经过李庄、庙山、郯城镇、高峰头、红花等乡镇,是国家重要的南北向的干线公路。目前,G205线郯城县城过境段在皮城后北进入郯城县城,沿线经过县法院、学校、火车站等,沿线街道化严重,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混行,已发展成为G205线的瓶颈路段,严重影响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路网整体服务水平。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进一步优化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提高区域路网的运输效率,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的辐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鲁南城市带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临沂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 打造“一中心四板块”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郯城县作为南部临长三角经济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提高运输效率,经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提升地区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进一步促进当地工业、农业、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飞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解决干线公路穿越城区,提高过境交通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穿城路段两侧已经完全城市化,现有道路逐渐演变为城市道路,担负着国道干线公路和城区道路的双重功能,造成大量过境大车、重车涌入城区,给城区交通带来很大压力,既影响了过境车辆的通行速度,降低了干线公路的运输效率,也为城区交通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城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秩序差、安全隐患多;同时G205线还是京沪高速公路的重要保通公路,承担着高速公路雾雪天气、交通事故及道路维修等情况下的分流任务,车辆上下高速需横穿市区,难以快速有效的发挥高速保通公路的作用,且郯城县经济开 发区位于郯城县西部,经济开发区的车辆需往东穿过郯城县县城与G205线进行交通量转换,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区的交通拥堵,干扰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县城的发展规划。
本项目的建设,将在郯城县城西部形成一条新的南北向过境主通道,实现过境车辆和高速绕行车辆与城市内部交通的分流,减轻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秩序、提升城市环境,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贯彻落实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指导意见。
四、促进沿线区域观光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郯城县文化底蕴丰厚,风景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纵贯南北的马陵山和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徐文化、郯文化历史,形成了以“马陵”、“古郯”为代表的众多景点。 其中尤以齐魏“马陵之战”遗址和清泉寺国家森林公园、麦坡地震断裂带、古郯风景区、黑龙潭风景区和新村银杏古梅园五个景区为最,另外还有东海孝妇冢、孔子登临处--望海楼景区、红石崖风景区、清泉寺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出行条件,缩短旅行时间,对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