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病虫通报
[ 索  引  号 ] 1442451608/tanchenglyj/2018-0000005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18-06-29 [ 公开日期 ] 2018-06-29 [ 有  效  性 ]

 

杨小舟蛾是我县杨树主要的食叶害虫,当前正是杨小舟蛾第二代幼虫发生高峰期。据县林业局森保站调查我县部分乡镇杨树林网、片林发生了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个别路段或地块发生较重,如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叶片被吃光,并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会对我县的杨树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为维护我县造林绿化成果,确保林业资源安全,切实做好杨树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2mm,翅展20mm左右。体翅黄褐色。触角栉齿状。胸背中央具冠形毛丛。前翅色较深,有3条灰白色横线。后翅黄褐色,臀角有一赭色或红褐色小斑。

卵:半球形、黄绿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 23mm。体色变化较大,有灰褐色、灰绿色等。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体各节具不明显的肉瘤,以腹部第一、第八节背面的肉瘤较大,呈灰色,周围紫红色,上生短的细毛。

二、生物学特性

该虫在我市每年发生3-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每块卵300~400粒。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幼虫行动迟缓,在夜晚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

三、防治措施

●人工灭蛹:在杨小舟蛾蛹没有羽化前,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彻底清除,结合积肥,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

●树干注药防治:幼虫孵化前至幼虫幼龄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打孔的个数依据树干的粗细而定,胸径20cm以下的打2-3孔,20-30cm的打3-4孔,30cm以上的不少于4个孔。每孔内注3-5倍的药液6-8ml。药剂应选用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如:40%氧化乐果。

●喷雾防治:在幼虫为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药剂可用25%的灭幼脲Ⅲ号1500倍,1%甲维盐1500倍或90%敌百虫1000倍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等。

                                                                                                  郯城县林业局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