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2017年郯城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方案
[ 索  引  号 ] 0118-06_A/2018-0326003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18-03-26 [ 公开日期 ] 2017-09-14 [ 有  效  性 ]

 

 2017年郯城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方案  

   

为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根据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11号)和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现状  

(一)基本情况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景区、1个银杏产业开发区,616个行政村,97万人。  

县境属暖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季寒冷少雨,为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为湿润性气候,春秋季为温暖宜人的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1~13.7度之间。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比较充沛集中。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列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县。耕地面积107万亩,粮食作物面积72.6万亩,2016年粮食总产量71.65万吨,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87亿元。  

郯城县委、县政府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郯城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禁烧工作思路。全县上下严格落实工作职责,成立15个督导巡查组,分别由县级领导、县直有关单位、乡镇(街道、开发区、景区)负责人、社区干部、村干部 “包乡镇、包村、包户、包路段定人员、定地块、定责任、定奖惩制度。做到每个地块有人盯、有人守、有人管,24小时不间断。成员单位间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形成合力,建立严格的巡查机制,利用三夏三秋重要时间节点,分组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景区)进行巡查。2017年夏季作物秸秆粉碎还田38.9万亩,占53.6%;收集打捆26.6万亩,占36.6%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建设规划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选择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秸秆腐熟、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建设、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监测四项为建设内容。  

1、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7.2万亩。  

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为主要建设内容,集中力量做好精细化还田试点,避免面面俱到,样样干不好的现象。  

我县秋季粮食作物以玉米和水稻为主,其中玉米32万亩,水稻31万亩。玉米秸秆高大,缺乏粉碎还田机械,难以还田,水稻在收割时湿度较大,且水稻秸秆韧性大,不利于秸秆打捆收集,因而在秋季秸秆综合利用难度较大。该项目对促进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促进我县秸秆综合利用上一个新的台阶。  

玉米、水稻秸秆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成本约90/亩,按中央财政补助60/亩、农户自筹30/亩计算,7.2万亩农作物进行精细化还田试点,需投资64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32万元,农户自筹216万元见表2-1  

   

2-1             秸秆还田精细化还田补贴方案    

     

序号        

项目        

实施面积(亩)        

作业标准        

补贴标准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        

(万元)        

农户        

自筹        

(万元)        

1      

机械秸秆粉碎、深耕、耙压      

72000      

秸秆粉碎至8cm以下,耕作深度一般应大于20cm,打破犁底层,作业后要做到深浅一致,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漏,并开展耙压等作业。      

90/      

432      

216      

   

2、秸秆腐熟:7.2万亩。  

对实施秸秆粉碎化还田6个乡镇7.2万亩土地进行秸秆腐熟还田投资100万元,每亩使用秸秆腐熟剂3-4公斤,补贴标准14/亩。见表2-2  

   

     

     

     

2-2            秸秆还田腐熟还田补贴方案    

     

序号        

项目        

实施面积(亩)        

作业标准        

补贴标准        

补贴资金        

(万元)        

备注        

1      

秸秆腐熟还田      

72000      

秸秆粉碎覆盖后,适宜含水量时施用秸秆腐熟剂,亩施用秸秆腐熟剂3-4公斤。      

14/      

100      

       

   

3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建设:7  

遵循疏堵结合的理念,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做主体合作社参与、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的原则,支持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  

2017计划新建秸秆收储中心7处,每处中央财政资金补助17万元,共计119万元,每处自筹资金53万元,共计371万元  

4、建设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  

新建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建设地点在归昌乡,要求投资规模2000万元以上,占地面积60亩以上,年产秸秆有机肥5万吨以上。中央财政资金补贴129万元,主要配合自筹资金一起用于生产线有关设备机械购置,包括秸秆回收、运输、粉碎机械,搅拌机械,发酵罐,制粒设备等。自筹资金1871万元。  

5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监测  

该项目为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由郯城县农业局土肥站、能源办和郯城县农机局农机科承担。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产业基地技术骨干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和技能指导基层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秸秆利用五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二是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积极引导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针对五化利用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建设实施深耕数据信息采集平台,指导深松深耕作业。三是开展有机质检验检测及高产示范试验精细化还田区域设立土壤养分监测点150处,在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取样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指导秸秆全方位资源化利用,提高有机质含量提检测数据。在全县乡镇设立15个有机质提升高产示范试验,通过试验示范为夏玉米增产增收提供依据。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将总结、提炼出来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以点带面进行示范推广,把好的经验和经营模式及时、准确地推广应用到广大群众中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项目投资2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土壤有机质检测,有机质提升高产示范试验等。  

二、试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总体要求,以生态循环为导向、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组织实施秸秆粉碎精细化还田、秸秆腐熟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健全设施完善、机械配套、存储方便、运输及时的秸秆收储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打造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的亮点和样板。  

()目标任务  

2017年底,在全县6个乡镇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7.2万亩,秸秆腐熟7.2万亩,确保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0.1个百分点;新建7处秸秆收集中心,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秸秆收储体系;新建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1。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焚烧现象得到全面遏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三、试点建设概况  

(一)项目规划实施区域  

2017年郯城县在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项目中共涉及马头镇、高峰头镇、杨集镇、红花镇、归昌乡、花园乡等6乡镇,实施面积为7.2万亩  

秸秆腐熟项目实施区域作为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配套实施,实施范围及区域与精细化还田一致  

在秸秆收储体系建设项目中共涉及4个乡镇。  

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建设涉及1个乡镇。  

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监测中共涉及6个乡镇。  

(二)项目实施主体基本情况  

2017年郯城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主体选择积极主动参与、运行服务规范、资金充足的农机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机械精细化还田、秸秆腐熟及秸秆有机肥生产三个项目实施主体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法律规定程序进行确定。秸秆收储中心确定7家实施主体,分别为:  

1、郯城县纪昌农业机械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3月经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郑纪昌,合作社位于郯城县泉源乡段宅村,南距乡驻地6公里。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农机手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最大程度的实现和维护广大农民及成员的利益,不断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2、郯城县开吉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3月9日成立,位于郯城县郯城街道大颜村,西临205国道,距离县区6公里,东临胶新铁路距郯城高速出口15公里。郯城县开吉农机合作社借助国家农机补贴优惠政策,投资500多万元,新进拾草机、打捆机、深松机、收割机、旋耕机等60多台设备,在麦收期间采用“1+N”农机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秸秆收储、秸秆还田、秸秆制肥循环利用的新路子,实现了环保及收益的双赢。  

3、郯城县众兴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9月6日成立,位于郯城县郯城街道南埝村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李宪祥,工作责任心强,诚信度高,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信誉度高。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的管理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  

4、郯城惠青秸秆回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位于郯城县庙山镇东村占地40亩,在庙山镇政府西北3公里处,东临205国道。该村现有人口2000人左右,耕地面积2000余亩,常年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合作社年收贮秸秆3000吨,年经营收入约为100万元。目前,合作社共吸收接纳贫困户10户,17人。通过发展秸秆回收、秸秆生物颗粒,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5、郯城县成乾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2月,位于郯城县庙山镇西城前村,占地25亩,在庙山镇政府西南6.5公里处,西临滨河大道。该村现有人口2000人左右,耕地面积1600余亩,常年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  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于其乐,工作责任心强,诚信度高,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信誉度高。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合作社年收储秸秆5000吨,所经营收入约为120万元。  

6、郯城县超飞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12月7日成立,合作社位于马头镇与归昌乡交界处,南临310国道,西出京沪高速,东临205国道,距离县城区6公里。合作社服务人口20000余人,耕地面积50000余亩。郯城县超飞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收集、打捆、储运、粉碎等生产项目,总面积1.62万平方米,建设年产1万吨秸秆收储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收集、转化秸秆1万亩,新增秸秆综合利用能力1万吨。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7、 郯城县华雨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6月,位于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占地20亩,在归昌乡310国道北,西临刘瓦线。该村现有人口1200人左右,耕地面积1600余亩,常年以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 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婷,工作责任心强,诚信度高,大学文凭,具备较强的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信誉度高。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合作社年收储秸秆5000吨,所经营收入约为120万元。目前,合作社共吸收接纳贫困户10户,21人。通过大力发展秸秆回收,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四、建设内容  

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多元利用、农用优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突出重点、扶贫优先的原则,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推动秸秆收储体系的健全完善和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  

 1.秸秆机械粉碎精细化还田  

1)区域布局:在全县6个乡镇范围内进行精细化还田每个乡镇按照1.2万亩进行集中操作  

2)建设规模和标准:总规模7.2万亩。  

   

   

4-1-1        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分配方案  

序号      

乡镇      

面积      

1      

马头镇      

12000      

2      

高峰头镇      

12000      

3      

红花镇      

12000      

4      

杨集镇      

12000      

5      

花园乡      

12000      

6      

归昌乡      

12000      

合计      

       

72000      

实施秸秆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项目,开展农作物边收割、边粉碎、边灭茬机械化还田作业,粉碎后秸秆小于8厘米,提高农田有机质含量。实施主体为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法律规定程序确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秸秆腐熟还田项目建设  

1)区域布局:马头镇、杨集镇、高峰头镇、红花镇、归昌乡、花园乡等6个乡镇范围内示范推广生物腐熟还田项目  

2)建设内容和标准:实施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生物反应  

堆技术示范项目,对施用腐熟剂、高效微生物菌剂进行奖补。采用生物菌剂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推进秸秆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在农作物收获后,将粉碎农作物秸秆撒施腐熟菌剂,调节碳氮比,利用微生物菌剂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腐熟,加快秸秆还田利用,培肥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质量。  

3)建设和利用目标:到年底,示范推广7.2万亩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反应堆项目。实施主体为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法律规定程序确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4-2-1        秸秆腐熟还田分配方案  

序号      

乡镇      

面积      

1      

马头镇      

12000      

2      

高峰头镇      

12000      

3      

红花镇      

12000      

4      

杨集镇      

12000      

5      

花园乡      

12000      

6      

归昌乡      

12000      

合计      

       

72000      

   

(三)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地磅、有灭火器、有值班室的五有标准,在全县新建7处收储中心,每处收储中心面积不低于20亩,配备秸秆二次打包机1台;运输车2、打捆机2台、抓车、刨车、地磅及其他办公、消防等相关设施。秸秆统一收集后进行压实,送往生物质发电厂或造纸厂。以工作区或秸秆产量大的村为单位,建设秸秆收储点,便于群众运输储藏。实施主体为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秸秆收储企业  

   

   

4-3-1         秸秆收储体系分配方案  

   

序号      

乡镇      

个数      

1      

郯城街道      

2      

2      

庙山镇      

2      

3      

泉源乡      

1      

4      

归昌乡      

2      

合计      

       

7      

   

(四)秸秆生产有机肥  

新建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建设地点在归昌乡,要求投资规模2000万元以上,年产秸秆有机肥5万吨以上。实施主体为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法律规定程序确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  

(五)开展有机质对比检测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取土样150个,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1711月项目实施基本结束后取监测土样150个,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监测土壤有机质结果,写出监测报告;同时进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实施主体为县农业局。    

五、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上级关于20%以上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扶贫脱贫,用于接受贫困户就业或入社,同时结合项目实施内容安排2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提供有机肥2000吨。  

郯城县16镇,616个行政村,共有农户18万户、农村人口72.86万人。有贫困户5960户、贫困人口17880。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探索实施了脱贫攻坚十送行动等新模式,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郯城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也正在加紧实施,在进行精准调查,摸清了全县有产业扶贫需求的贫困户基础上,县农业局针对贫困户产业需求,在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三夏、三秋间的农业服务,农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了送服务送产业等精准扶贫工作。尤其在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的过程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针对贫困户情况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产业等行动,产业专项扶贫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郯城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老弱病残居多,普遍缺乏劳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身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但对脱贫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或项目带动帮扶成效不显著,因此需要采取多样并举、因户施策的扶贫方式。  

  全县建设7处秸秆收储中心带动贫困户脱贫。一是以秸秆加工企业为主体,政府、合作社、农民参与的收、运、储、加、用的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扶持全县新建7处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年秸秆收储利用能力可以达到40万吨。二是建立政府扶持,自营为主,广泛参与,市场运作的秸秆收集、转运利用模式。依托全县合作社、企业、农民经纪人等社会化经营服务组织,在全县建立18处秸秆收储点,收集、打包剩余秸秆,收储点采取自愿成立、市场化运作、政府扶持的方式,集中收集当地剩余秸秆,打包转运到企业收储站点上,形成企业和个体叠加效果。三是扶持每个秸秆收储中心中央财政资金补贴17万元。自筹53万元。带动全县70户贫困户168人,户均年增收3000元,年底实现全部脱贫。四是针对精细化还田、秸秆腐熟以及生物有机肥生产等实施主体,通过法律规定程序确定后,按照每家企业帮扶10户贫困户的标准,还可以对40-70户贫困家庭进行帮扶。  

六、投资概算  

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总投资345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000万元,自筹资金2458万元。  

(一)秸秆综合利用概算  

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主要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7.2万亩,共需投资648万元,用于购买社会化服务。其中,中央资金432万元、农户自筹216万元。  

   

   

   

   

   

   

   

   

   

6-1          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投资概算  

单位:亩、万元      

序号      

乡镇      

面积      

总投资      

中央财政      

县财政      

农户自筹      

1      

马头镇      

12000      

108      

72      

       

36      

2      

高峰头镇      

12000      

108      

72      

       

36      

3      

红花镇      

12000      

108      

72      

       

36      

4      

杨集      

12000      

108      

72      

       

36      

5      

花园乡      

12000      

108      

72      

       

36      

6      

归昌乡      

12000      

108      

72      

       

36      

合计      

       

72000      

648      

432      

       

216      

   

(二)秸秆腐熟项目建设。  

利用机械粉碎设备和腐熟剂腐熟秸秆7.2万亩,14/亩,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补助100万元,主要用于机械设备及相关腐熟剂购置及服务组织费用。  

   

   

   

   

   

   

   

 6-2       秸秆腐熟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      

项目      

总投资      

中央财政资金      

自筹资金      

推进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建设      

秸秆能源化利用      

100      

100      

       

(三)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全县建设秸秆收储中心7处,每处投资70万元,共需投资4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19万元,主要用于二次打包机、打捆、运输等设备购置;企业自筹371万元,主要用于场地、地磅、抓车、车、变压器、灭火器等相关的设施建设  

   

   

6-3      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投资概算              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      

总投资      

财政资金      

自筹资金      

开展社会服务化建设      

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490      

119      

371      

   

(四)秸秆生产有机肥。  

新建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投资2000万元,年产秸秆有机肥5万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29万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奖励补助,主要配合自筹资金一起用于生产线有关设备机械购置,包括秸秆回收、运输、粉碎机械,搅拌机械,发酵罐,制粒设备等。自筹资金1871万元。  

   

6-     秸秆生产有机肥建设投资概算             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      

总投资      

财政资金      

自筹资金      

秸秆生产有机肥      

秸秆有机肥企业建设      

2000      

129      

1871      

   

)土壤有机质对比监测  

通过项目实施前后土壤有机质的监测对比,检验秸秆综合利用的效果。中央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土壤有机质检测,有机质提升高产示范试验等。  

   

   

   

   

   

   

6-5       土壤有机质对比监测投资概算         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      

总投资      

财政资金      

自筹资金      

开展社会服务化建设      

土壤有机质对比检测      

       

20      

       

20      

       

七、整合资金  

郯城县2017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相关项目1个,为省农机秸秆还田补贴资金,共计990万元。  

八、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期限为20177—201712月,具体安排如下:  

(一)20177月成立领导小组,完成项目的考察、论证及初步规划,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筹划落实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与部分项目实施主体签订项目实施意向书。  

    (二)20178月,开展宣传发动及技术培训、秸秆收储运输等相关机械设备;硬化秸秆收储点场地等相关设施建设;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方式确定机械粉碎还田、秸秆腐熟、秸秆生产有机肥实施主体  

    (三)20179-11月,开展收储体系建设、粉碎深耕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秸秆打捆等相关工作。  

(四)201712月,总结验收。  


郯城县耕地质量提升计划项目  

建设进度示意图  

     

序号        

进度安排        

2017        

         

         

7        

8        

9        

10        

11        

12        

1      

成立领导小组,完成项目的考察、论证及初步规划,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筹划落实工作。制定实施方案      

       

       

       

       

       

       

       

       

       

2      

20178月,开展宣传发动及技术培训、购置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收储运输等相关机械设备;硬化秸秆收储点场地等相关设施建设。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方式确定机械粉碎还田、秸秆腐熟、秸秆生产有机肥实施主体      

       

       

       

       

       

       

       

       

       

       

3      

20179-11月,开展收储体系建设、粉碎深耕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秸秆打捆、秸秆生产有机肥企业建设等相关工作。      

       

       

       

       

       

       

       

       

       

       

       

4      

总结验收      

       

       

       

       

       

       

       

       

       


九、建设成效  

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工作,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耕地质量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效益。秸秆粉碎深耕还田和生物反应堆腐熟还田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可亩减少化肥投入10kg,产量提高5%左右,全县可节本增收2000万元。秸秆收储近32万吨,每吨可净盈利35元,可增加收储中心盈利近1120万元。  

(二)社会效益。试点完成后,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农业生产装备水平、秸秆商品价值将大幅提高,全县大多数农户可从中受益。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秸秆能源化利用将有效缓解农村能源供求紧张的矛盾;秸秆肥料化利用,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秸秆原料化利用,将显著提高秸秆资源的附加值。通过项目实施,使广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有关企业在秸秆还田、秸秆收集、专业储运、综合利用等方面切实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初步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还田为主、家庭农场和有关企业进行收储和利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生态效益。可杜绝多年来群众焚烧秸秆现象,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降低水面的腐殖质污染,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秸秆的原料化利用,可有效实现农业的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延长循环农业链条,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缓解生态压力。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农机、畜牧、发改、科技、国土、粮食、统计、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补助资金落实、拨付和监管工作;农业部门主要负责项目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等工作;农机部门负责机械调配、联合收获及精细还田,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对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奖励补助,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奖励补助制度,同时县财政根据工作量大小对无焚烧秸秆的乡镇给予10-20万元的奖励,对突出的实施主体给予奖励;对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灭茬机、秸秆打捆收集机具的,按规定标准落实购机补贴,对秸秆收储中心建设运营成功的每处补贴20万元,调动各级抓秸秆利用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技术指导。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务科、能源、种植、农技、环保、土肥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宣传和技术推广及指导服务。积极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对接,聘请专家顾问,争取技术帮扶,引进一批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共同攻关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为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民技能培训等,提高广大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和积极性,使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四)严格资金使用。成立项目财务监管领导小组,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实行报帐制管理,采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报帐资金由项目实施单位提交报帐申请,经验收合格后,由县农业局、财政局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核后拨付资金,严禁套取、挤占、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项目的制度化管理,健全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农机作业、财务管理等制度,用制度规范项目运行,用制度确保项目健康运行。  

(五)加强监督检查。项目领导小组将该项目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工落实到各实施主体,并与各有关单位签定项目合同书和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将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新典型,总结好经验,对不认真履行项目合同的给予严肃处理。项目实施结束后,由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综合考核。  

()搞好宣传发动。通过悬挂过街帘、张贴宣传标语、广播喇叭、宣传车、结亲心连心走访、开办秸秆禁烧曝光台、微信群等形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宣传,用实际效果引导、教育农民群众转变观念,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