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八期进入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4-0000088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4-04-16 [ 公开日期 ] 2024-04-16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八期

进入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

4月13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在胜利镇灯诱监测点、马头镇灯诱监测点各发现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1头,标志着我县进入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比去年推迟8天。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4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色变化较多,有黄褐、红褐和暗褐等色。

卵:黄绿色,半球形,呈块状排列于叶面。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变化大,呈灰褐色、灰绿色,微具紫色光泽,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体上生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的较大。

蛹:褐色,近纺锤形。

二、生物学特性

杨小舟蛾在我县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之后各代世代重叠严重。7-8月高温多雨季节,危害最为严重。杨小舟蛾幼虫啃食杨树叶片,常群集为害,容易将叶片食光,危害较大。越冬代幼虫10月化蛹越冬。

三、发生预测

随着温度升高,杨树枝叶萌发,越冬代杨小舟蛾4月中旬开始陆续羽化。预计第1代杨小舟蛾幼虫将在4月底开始孵化并危害寄主植物。

四、防治措施

1、人工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在初龄幼虫吐丝结茧群集期人工摘除虫苞。

2、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用25%灭幼脲1000-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类制剂1000-1500倍液喷雾。

3、喷烟雾防治。1份菊酯类乳油或阿维菌素乳油与4份柴油混合,用烟雾机喷烟雾进行防治。防治时间为上午9点前和下午16时后(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郁闭度0.7以上的片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