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五期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4-0000070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4-03-25 [ 公开日期 ] 2024-03-25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杨扇舟蛾进入越冬代羽化始见期)

3月20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开展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越冬代成虫羽化情况监测工作,在郯城街道、马头镇、胜利镇、港上镇等五个镇街选择固定监测点悬挂诱虫灯进行灯光诱虫。

发生及预测:3月23日,我县胜利镇固定监测点监测到杨扇舟蛾成虫1头,这是我县今年首次诱到杨扇舟蛾成虫,与去年日期相同,标志着我县进入杨扇舟蛾越冬代成虫羽化始见期。根据我县杨扇舟蛾发生历期和气温、湿度等杨扇舟蛾发育影响因素,预测4月初进入杨扇舟蛾成虫羽化高峰期,4月上旬进入幼虫孵化期。

形态特征:成虫:雄蛾体长约23-37mm,雌蛾约38-42mm。虫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前翅扇形,顶角处有一个暗褐色三角形大斑,顶角斑下方有1个黑色圆点。后翅灰白色,中间有一横线。

卵:圆形,初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暗灰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mm,头黑褐色。全身密披灰黄色长毛,身体背面呈淡黄绿色,第1和8节背面中央各有一个红褐色肉瘤。

蛹:褐色,长13~16mm,尾端具分叉的臀棘。

生物学特性:杨扇舟蛾主要寄主树种为杨树,我县1年发生4-5代。卵期7-11天。幼虫出现期较成虫晚1-2周。幼虫共5龄,幼虫期33-34天。初孵幼虫群栖,2龄幼虫吐丝形成虫苞,群集为害;3龄以后分散取食;老熟幼虫在叶苞内结茧化蛹。末代幼虫为害至9月底陆续下树,在树皮裂缝、枯叶下或地被物下结茧化蛹越冬。个别幼虫至10月上旬化蛹。

防治建议:1、利用成虫趋光性,夜间用杀虫灯诱杀。

2、加强监测,根据初龄幼虫吐丝结苞群集的习性,及时摘除虫苞。尤其是摘除第1、2代虫苞,可有效降低后期虫口密度。

3、在幼虫3龄期前,用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液剂1000~1500倍液对树冠喷雾防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