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2023年郯城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 索  引  号 ] tanchengjgswj/2023-0000008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 ] [ 公开日期 ] 2023-05-08 [ 有  效  性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县各公共机构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引领行动,着力培育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县各公共机构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绿色发展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实践要求,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全面加强能源、水、粮食等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序实施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降碳、节能、减污、扩绿,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着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一)确保完成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坚持把能源节约贯穿于公共机构运行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公共机构采取能耗监测、用能诊断、节能改造等有效措施实现降耗增效。强化重点用能领域、单位、部位节能管理,着重抓好数据中心能效提升。确保全县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6万吨标准煤以内,碳排放总量控制在7万吨以内;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0.5%、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18%、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同比下降0.34%。

(二)深入开展节水护水行动。强化公共机构节水管理,全县公共机构用水总量控制在130万立方米以内,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0.8%。持续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全县70%以上的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落实《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推动公共机构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三)依法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认真贯彻《山东省反食品浪费规定》,全面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定期组织抽查评估,选树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食堂,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反食品浪费活动,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推广应用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信息监控平台。

三、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一)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组织召开节约型机关创建现场推进会,修订节约型机关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回头看”抽查评价,实施动态管理,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主题征文活动,总结展示阶段性工作进展成效,发挥好节约型机关创建示范功能。

(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印发全县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实施方案,创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带动全县公共机构全面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开展“垃圾分类课堂”进机关、进校园等活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推广废旧商品回收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废旧物资处置水平。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督导《公共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落实情况,举办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等减塑宣传活动。

(三)组织示范案例遴选。宣传推广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集,组织开展2023-2024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遴选活动,推广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先进技术和成熟适用解决方案。

四、不断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一)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加大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日常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系列活动,举办公共机构节能业务培训,印发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读本,普及节约能源资源知识,弘扬厉行节约文化,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干部职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公共机构举办的会议、演出、论坛、赛事、展览等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

(二)做好能耗统计。印发《郯城县公共机构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调查,发挥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信息系统作用,高效完成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统计、会审、分析、通报等工作。落实国管局《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三)推进节能信息化建设。加强用能单位管理,通过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平台,继续对69家公共机构、51万平方米办公区域的水、电等能源资源使用情况实时监控。推进能耗定额标准与能耗监管平台相融合,充分发挥实时监测、预警纠正、诊断分析、智能调控等作用,积极打造节能信息化试点示范,力争创造全市乃至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