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郯城县公安局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十二条措施
[ 索  引  号 ] tanchenggaj/2021-0000044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公安局
[ 成文日期 ] 2021-05-17 [ 公开日期 ] 2021-05-17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障全县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县公安局决定推行如下十二条措施:

1、严打侵害重大项目的涉黑恶犯罪。坚持“严打”方针和“零容忍”理念,加强对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市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涉黑涉恶线索收集排查,依法从严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占资产、收保护费的行霸、市霸。严厉打击干扰破坏施工、插手工程项目竞投标、强迫交易、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破坏土地资源,以及针对重点项目负责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诬告陷害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生产、经营秩序。

2、依法维护重大项目投资者、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金融、财税类犯罪,以及非法集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传销等经济犯罪活动,建立绿色通道,快速冻结涉案资金,全力追赃挽损。建立涉重大项目警情快速响应机制,对堵门封路、聚众扰乱破坏生产经营等侵害重大项目的警情,以及突发事件、群体事件,快速接警、高效应对,第一时间依法稳妥处置。

3、开展台账式、项目化管理。实行“属地负责制”,辖区派出所主动联系对接全县重大建设项目治安服务工作,明确责任民警,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对重点工程推进、落地、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利益冲突及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动态掌握治安情况,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提出防范意见建议。

4、加强重大项目周边秩序维护。实行“郯城+”合成化巡防模式,最大限度将巡逻防控警力向重大项目、治安复杂场所等区域倾斜,同步落实公安宣传、治安检查、隐患排查、破案打击等具体措施,着力打造“平安高地”。以“三警三联”工作为抓手,在城区设立5个特巡警工作站,统筹特巡警、交警、派出所等警力资源,与行业保安、企业内保联勤联动、互为补充,共同做好应急处突、隐患排查、安全防范等工作。

5、主动防范影响重大项目的风险隐患。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原则,围绕立项、落地、开工、投产等环节,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可能引发的敏感案事件,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通报有关部门,配合做好防范化解工作,力争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影响项目进展。

6、规范涉企案件办理。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和证据标准,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企业正常融资与非法集资等界限,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主要负责人涉嫌犯罪但仍在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对确需查封、扣押、冻结的,一般预留必要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规范入企检查指导,能开展联合检查的开展联合检查、能简化检查形式的简化检查形式、能减少检查频次的减少检查频次,严格落实上级规定,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和影响。

7、规范执法服务行为。建立“免打扰”制度,对诚信守法类企业,除上级部署、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必须的执法检查和执法办案外,原则上不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在执法检查、走访调研时,全面执行“五个严禁”,即:严禁插手企业经济纠纷,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严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严禁干扰企业正常运营,建立“亲”“清”警商关系。

8、畅通证照办理“绿色通道”。对全县重点工程项目,涉及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与许可事项的,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工作补位制等制度,进一步简化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营造积极服务、主动服务的良好氛围。

9、拓展“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认真落实“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大力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亲情服务,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让群众“只跑一次”,力争“一次不跑”。依托临沂微警务平台,实现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证明、临时身份证证明、货车通行停靠证明在线自助打印,方便企业招聘、减少员工跑腿。

10、加强法制宣传。经侦、治安等警种单位加强对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积极为重大建设项目、相关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有效开展经济风险预警,指导企业防范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抓好涉企危爆物品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发生民爆物品、危化物品失控漏管引发的重大事故。

11、做好涉重大项目车辆通行保障。加强重大项目、企业周边交通管理,合理设置标志标线、信号灯、停车泊位,疏导交通堵点,保障安全畅通。根据企业申请,交警部门在通行时间、行走路线、指挥疏导等方面,为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运输、企业产品外运和生产、生活资料运输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保证车辆及时安全通行。

12、广泛纳谏、改进措施。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巡逻+”合成化巡防等工作,完善走访联系企业制度,通过警民恳谈会、警营开放日等方式,拓宽沟通渠道,征求意见建议,落实工作改进措施。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方便企业办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