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0004-30/2016-120100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重坊镇 | |
---|---|---|---|---|---|
[ 成文日期 ] | 2016-10-13 | [ 公开日期 ] | 2016-10-13 | [ 有 效 性 ] |
重坊镇:推进文化旅游融合 打造生态旅游高地
“银杏之乡”郯城县重坊镇在利用银杏资源优势打造银杏生态游景点的过程中,大胆解放思想,“四重破四重”,注重融入文化元素,突出生态特色,从“小旅游”格局迈向“大旅游”格局,从“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使重坊镇真正成为成为郯城的美丽后花园。
重生态环境保护,破美丽不足之重。重坊镇把“美丽乡村”连片整治与发展生态旅游紧密结合,在“拆”上下功夫,在“建”上做文章,在“美”上求突破,在“品”上促提升,清理各类障碍物15000多处,清理道路两侧占道厕所600多处,修建排水设施1600多米,硬化道路6500㎡,铺设路沿石600多处,修建排水设施16000㎡,硬化道路6500㎡,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300万余株,全镇正沿着天蓝、树绿、水清的发展美丽目标奋斗。
重现代农业开发,破效益不足之重。全镇投资8000多万元打造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更新林网6200亩,形成以银杏、红枫、樱花、红豆杉为主,草莓、樱花等农业采摘为特色的大规模种植基地,参与农户1157户,形成了“基地+合作社”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传统文化挖掘,破底蕴不足之重。通过到郯城图书馆查阅《郯城县志》等馆藏资料,深度挖掘天齐庙、老神树、石婆婆、孟博士林等重坊历史,完善天齐庙、老神树和石婆婆的故事,对孟博士林进行保护和修缮。依托国家4A级景区,对滨河路及中华银杏品种园进行提升打造,新建白果塔广场2200㎡,重修树圣园大门。在太平社区建设“农民艺术”文化广场、“重坊精神”文化广场,展示本地特色银杏发展史、知青文化及镇域文化。
重品牌影响推广,破游客不足之重。“酒香也怕巷子深”,重坊镇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公司化运作,邀请北京广顺旅游公司前来策划并运作,与徐州玉龙湖旅游社、金秋旅游社、丽景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将重坊镇生态文化旅游的标签打响打亮,变优势旅游资源为络绎不绝的游客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