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0002-17_F/2017-032000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马头镇 | |
---|---|---|---|---|---|
[ 成文日期 ] | 2017-03-20 | [ 公开日期 ] | 2016-09-04 | [ 有 效 性 ] |
近日,马头镇第一书记一行实地到马南社区麻纺厂和小马头草编制品厂调研,了解情况。
下图为马头镇第一书记一行在马南社区黄麻纤维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
马南黄麻纤维加工厂,位于马头镇新房村,责任人是刘宗亮,2014年1月在郯城县工商局注册,厂子占地10亩,主要制造、经营麻制品等,固定资产400万元,现有工人近50人,年收入100万元。根据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山东省财政厅有关文件,在反复考察论证,广泛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意见的基础上,经村支两委、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该厂子作为马南社区扶贫开发项目点,于2016年7月正式实施。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15人。项目实施后,年收益达到150万元以上。扶贫户人均年受益2.8万元。
下图为第一书记一行在小马头社区草编制品厂进行实地调研。
小马头社区草编织品厂位于小马头村。小马头村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开始用稻草和玉米皮编织精美的馒头筐,有致富头脑的村民常常将自家编制好的筐子,运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销售,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已经发展成二十来个村庄,如小马头、王店子、刘庄、梁楼、高册等村。村民赋闲时,就编两下。编织的手工艺品有造型各异的鸟窝、宠物窝,有纯朴自然的拖鞋,有精美典雅的花篮、果盘等。据村里人介绍,编织的狗窝,市场收购价为45元/个,馒头筐根据大小11元到22元/个不等。手工草编织不仅给农村的手艺人带来了收益,为高效利用秸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杜绝秸秆焚烧,净化大气环境创造了条件,也打造成小马头社区的扶贫开发项目点,为附近留守老年人和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创收增益,也为马头镇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马头镇第一书记,自从挂职马头镇社区以来,一直秉承“真抓实干,贴心为民”的原则,在基层党建、扶贫开发、民生建设、文化富民等方面,积极推动挂职社区摆脱旧貌换新颜,努力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一书记在路上专栏,将继续直播马头镇第一书记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事虽小不为不成,路虽迩不行不至,“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马头镇第一书记们正用“弄潮儿”的勇气和魄力,为马头镇打赢“社会治理攻坚战”和“经济发展突破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