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9683吨“空中巨人”精准转身!潍宿高铁跨胶新铁路转体梁精准对接
[ 索  引  号 ] tanchengjtysj/2025-0000084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25-08-28 [ 公开日期 ] 2025-08-29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8月28日,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潍宿高铁郯城沭河特大桥上跨胶新铁路2×72米T构梁完成转体作业,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作为潍宿高铁全线首个完成的铁路转体工程,此次作业标志着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箱梁架设铺就了坚实基础。

沭河特大桥上跨胶新铁路段是全线“咽喉”工程之一,位于胶新线郯城站至归昌站区间,紧邻既有线西侧。此次转体的T构梁体如一道钢铁长虹,总长145.5米,转体角度达51°2′23″,轨面标高56.652米,纵坡分别为10.5‰与-15.5‰,整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总重量高达9683吨,相当于6000多辆家用轿车的重量总和。

为确保转体万无一失,参建团队早早打起“组合拳”:先是量身定制专项施工方案,采用“试转+正式转体”的“双保险”模式。转体前,梁体先进行9°“预演”,技术人员像精密仪器般采集关键数据、反复校验转体系统参数,还通过多工况模拟“彩排”,让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

随着胶新铁路“施工天窗”准时开启,转体正式启动。2台牵引设备如同“隐形的手”,牵引着梁体以每分钟约1度的“优雅速度”逆时针转动。智能纠偏系统化身“空中导航”,每30秒采集一次数据,实时监测桥梁姿态,将轴线偏差牢牢控制在1厘米内——这相当于一根手指的宽度。施工人员更是精益求精,梁端每转过5米就复核微调一次,最后1米范围内切换“点动”模式精调就位,让这场“空中对接”严丝合缝。

“自开工以来,我们始终践行智能建设理念,用自动化技术提效、信息化监控护航。”中铁上海局潍宿十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兼二分部经理孙文亮介绍,通过智慧管控平台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巡检,项目建设得以高效推进。

作为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一环,潍宿高铁是胶东半岛与长三角“牵手”的便捷纽带,更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脊梁”。目前,临沂段已全面铺开桥梁下部结构、连续梁、箱梁预制及架设作业,路基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软基处理和土方填筑。未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织密区域路网,让沂蒙老区群众的出行“说走就走”,更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