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二十六期(杨树溃疡病进入第一个发病高峰期)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5-0000068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26 [ 公开日期 ] 2025-05-26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5月26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技术人员在胜利镇高大村调查发现杨树溃疡病危害。

发生情况:根据调查,胜利镇高大村西南河边杨树片林有杨树溃疡病发生,发生范围较为集中,染病树木约200株。技术人员通过询问树木所有人了解到,该杨树片林为2-3年生杨树,2023年由于地势低洼被水淹至树头、2024年树势进一步衰弱;又由于靠近河边、地势低洼,空气潮湿、土壤易积水,最终导致杨树溃疡病小面积暴发,造成杨树加速衰弱,叶片早黄、脱落。经过扩大调查,该杨树片林之外其他杨树暂未发现杨树溃疡病发生。

发病症状: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水疱型病斑仅发生在光皮杨树上,在皮孔的边缘形成水疱,初为圆形,极小;后水疱变大,直径0.5-2.0厘米,泡内充满褐色液体;随后水疱破裂,流出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成黑褐色并把病斑周围染成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有的病斑翌年会继续扩大;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针头状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春季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当树势衰弱时,有利于发生病害。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

发生预测:根据我县杨树溃疡病发生规律和调查结果,目前处于病菌传播、侵染扩散关键期,也是今年第一个发病高峰期,需要及时防治。近期天气较为干燥,对杨树溃疡病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但我县沂河、沭河沿线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菌发生、传播。预测我县整体轻度发生,马头镇、胜利镇、花园镇、泉源镇等沿河乡镇的1-2年生杨树染病风险较大。

防治建议:1、加强苗木栽培管理。9月初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喷雾2次(间隔7-10天),以减少苗木带菌量。

2、药物防治。发病高峰前(4月初、8月初),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或50%多菌灵100倍喷洒主干和大枝,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已经栽植的发病幼树要及时刮除病斑,涂抹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200倍液,每隔4日1次,连续3-4次。病死树及时清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