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二十三期(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开始活动)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5-0000063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13 [ 公开日期 ] 2025-05-13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5月13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人员于郯城县建设路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成虫开始活动。

危害特点: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专一为害悬铃木属植物。其直接危害主要表现为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正面有许多密集的黄白色细小斑点,叶片失绿、发白,叶背面可见锈色斑。危害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枯黄、青黑及坏死,从而引起悬铃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逐渐衰落乃至死亡。此外,方翅网蝽也传播多种真菌病害,如炭疽病、溃疡病等,间接危害悬铃木。

识别特征:悬铃木方翅网蝽有卵、若虫、成虫3种虫态。成虫体长3.2-3.7mm,雄虫比雌虫略小。身体背面乳白色,网状纹明显,头顶和身体腹面黑褐色,足和触角浅黄色。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前翅近长方形,远远超过腹部末端,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一褐色斑。卵长0.4mm、宽0.2mm,茄形,顶部有褐色椭圆形卵盖,乳白色, 中部稍拱突。若虫无翅共5龄,若虫呈乳白色,随着取食变为深褐色。

发生规律: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县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地面枯枝落叶中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越冬成虫开始在悬铃木下层叶片背面取食活动。约1周后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主脉与侧脉交叉处的叶肉组织内。1-2龄若虫爬行能力很弱,喜群集于叶背的主脉或侧脉两侧为害;3龄若虫爬行能力稍强;当若虫发育至4、5龄期时开始分散为害。整个为害期可持续到11月上旬,其中7、8、9月份危害最重。

趋势预测:目前我县悬铃木网蝽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预测随着温度逐渐稳定,越冬成虫将陆续开始活动。根据其发生规律推断,5月20日左右越冬成虫开始产卵,5月底6月初进入第一代若虫危害高峰期。

防治措施:1、树冠喷雾:城区道路、交通方便的地段,可采取树冠喷雾。若虫、成虫为害期,可选 4.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10%吡虫啉 1500 倍液;20%吡虫啉可溶性液2000 倍液。每隔 15 天喷一次,连喷 3-4 次。

2、打孔注药:树干打孔注药防治。采用10%吡虫啉原药、40%氧化乐果原液等药剂进行树干打孔注射防治。

3、喷烟防治:郁闭度大、不宜树冠喷雾防治的法桐苗木基地,可选择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的药剂实施烟雾机防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