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二十期(发现柳蓝叶甲危害)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5-0000060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07 [ 公开日期 ] 2025-05-07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5月7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人员在庙泉线、新白马河沿线柳树林网开展了柳蓝叶甲调查。工作人员随机抽样调查柳树200株,发现5株有虫株,有虫株率2.5%。其中幼虫、成虫均有发现,危害程度较轻。

目前我县柳蓝叶甲虫态发育不整齐,存在世代重叠现象。5月1日以来,虽然气温较高,但是天气情况变化大,5月1日至5月5日常有强对流天气出现,对柳蓝叶甲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比去年监测数据(有虫株率5%-10%不等),今年柳蓝叶甲发生情况较轻,预计在个别地块轻度发生,整体零星发生。后续工作人员将继续扩大监测范围,掌握更多监测数据。

识别特征:成虫体长3.5至5毫米,蓝色,椭圆形;鞘翅深蓝色,具明显的金属光泽,密布不规则的细点刻和微细灰白色斑点。卵长约 0.7毫米,长椭圆形,橘黄色,成堆状粘于叶面上。幼虫黑色,似瓢虫幼虫,每节体上生长有一定数目的肉质毛瘤;老熟幼虫体长7毫米左右。

生活习性:主要危害杞柳、柳树、杨树等。成虫、幼虫取食叶片,幼虫啃食叶表后,留下一层较透明的叶组织,有时也会造成缺刻或孔洞;成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影响林木生长。1年发生7-8代,以成虫在土壤、落叶或杂草丛中越冬。次年3月底4月初柳树发芽时开始活动,为害芽、叶;5-7天后交配,3-5天后产卵,卵期6-7天。幼虫期约10天,共4龄,初孵幼虫群集为害。老熟幼虫在叶片上化蛹,蛹期3-5天。成虫有假死性。世代重叠现象严重。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达到危害高峰。9月下旬至10月成虫陆续下树越冬。

防治措施:1、喷药防治。药剂为4.5%高效氯氢菊酯10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连防2次,时间间隔15-20天,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振击干、枝,震落捕杀。

3、保护利用天敌。例如猎蝽、大腿蜂、长腿绿蜘蛛、胡蜂、螳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