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十八期(栗瘿蜂监测预报)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5-0000058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5-05-06 [ 公开日期 ] 2025-05-06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5月6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人员在郯城街道后东庄村板栗片林调查发现栗瘿蜂危害。工作人员随机抽样调查了板栗200株,有虫株13株,有虫株率6.5%。虫瘿呈绿色,略微发红。预测5月中下旬进入蛹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成虫羽化期。

危害特征:栗瘿蜂,又名栗瘤蜂、栗瘿蚊,以幼虫为害,被害芽不能正常萌发而逐渐膨大形成坚硬的木质化虫瘿。虫瘿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在虫瘿上有时长出畸形小叶。虫瘿呈绿色或紫红色;到秋季变成枯黄色,每个虫瘿上留下一个或数个圆形出蜂孔。自然干枯的虫瘿在一两年内不脱落。栗树受害严重时,新梢减少,不能结实,树势衰弱,枝条枯死。

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1代,以初孵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栗芽萌动时开始活动为害。5月初形成虫瘿,5月中下旬-6月上旬为蛹期,5月下旬-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成虫羽化后在虫瘿内停留10天左右,6月中旬-7月下旬成虫咬一圆孔从虫瘿中钻出。成虫出瘿后即可产卵,卵期15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即在芽内为害,9月中旬开始越冬。

栗瘿蜂的发生与栗树物候期密切相关。栗芽萌动期为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期,展叶期为幼虫营瘿为害期,雄花初期为化蛹期,雄花末期为成虫羽化盛期,雄花末期后10天为成虫脱瘤和产卵盛期。

防治建议:1、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蜂是防治栗瘿蜂的有效措施,在寄生蜂成虫期不喷洒任何化学农药。

2、人工物理防治。剪除虫瘿、虫枝。5月虫瘿形成时期,剪除新虫瘿和虫瘿周围的无效枝。剪下的虫瘿、虫枝及时销毁。

3、化学防治。一是在春季栗芽萌动时,栗瘿蜂越冬幼虫发育初期,使用吡虫啉、噻虫嗪或螺虫乙酯等,进行刮皮涂药。二是6月下旬-7月上旬成虫出瘿期,喷药防控成虫、控制产卵量,减轻下年为害。使用药剂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5-7天1次,连喷1-2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