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gtj/2025-0000044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1 | [ 公开日期 ] | 2025-04-21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根据我县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监测数据,我县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羽化始见期为4月19日,比去年延后8天。4月19日,我县马头镇监测点和红花镇监测点各监测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1头,标志着我县进入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羽化始见期。4月20日,红花镇监测点监测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2头,翌日又监测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1头。截至今日,我县共监测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5头,同比减少13头。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同时也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幼虫吐丝结成网幕,蚕食叶片,可为害绝大多数阔叶树以及灌木、花卉、蔬菜、农作物等,幼虫共7龄,1-3龄在网幕内,3龄后破网,扩散取食,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将树叶蚕食光后,转移为害。我县一年发生3代,其蛹在墙缝、砖缝、树皮裂缝、石块下、地面枯枝落叶下或表土层内越冬。各代成虫期出现的时间约为: 越冬代在4月中旬至下旬,第1代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2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美国白蛾成虫体长10-15mm;雄蛾多数有黑褐色斑点,前1-2代前翅白色无斑点;雌蛾前翅多为纯白色,后翅为纯白色或近边缘处有小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头部密被白色长毛;复眼大而突出,黑色。卵球形。幼虫孵化后吐丝成网幕状,群集网中取食叶片,老熟幼虫头部黑色具光泽,背部有黑色毛瘤。蛹呈长纺锤形,暗红褐色。
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天气情况,预测我县美国白蛾4月下旬逐渐进入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1代美国白蛾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5月中下旬为全年最佳防治时间。
防治措施:1.人工防治。在幼虫3龄前网幕初期,用高枝剪将网幕同小枝一起剪下并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幼虫及时杀灭。
2.地面喷雾防治。使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1000-1500倍、阿维(甲维)·灭幼脲2000倍或1%甲维盐2000倍液喷雾防治。
3.飞机防治。可在幼虫危害期使用直升机或无人机施药防治,防治药剂为25%灭幼脲Ⅲ号。
4.挂灯防治。利用成虫夜间趋光性,进行诱虫灯诱杀。
5.生物防治: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至化蛹期,选择晴朗天气的10-16时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