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八期(杨小舟蛾进入越冬代成虫羽化始见期)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5-0000037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5-04-04 [ 公开日期 ] 2025-04-04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我县今年在郯城街道、马头镇、胜利镇、红花镇、郯城县国有林场设置监测点,对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成虫进行监测。3月20日,监测工作正式开始。

4月3日,我县首次在马头镇监测点监测到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1头,比去年首次发现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的时间提前10天,比2023年提前2天。截至4月7日,我县共监测到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7头,发现地点主要集中在马头镇、红花镇监测点。

根据我县杨小舟蛾发生历期和近期气温、湿度等影响因素,预测4月中下旬我县进入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4月中旬进入幼虫孵化期。

杨小舟蛾是危害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我县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墙缝、落叶、地下植被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羽化成虫。幼虫行动迟缓,在夜晚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成虫体长11~14mm,翅展 24~26mm,颜色有黄褐、红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条具暗边的灰白色波状横线,各线两侧具暗边。横脉纹为1 小黑点。后翅黄褐色,臀角有1红褐色小斑。卵黄绿色,半球形,呈块状排列于叶面。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呈灰褐色、灰绿色,微具紫色光泽,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蛹褐色,近纺锤形。

我县将高度重视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监测工作,全面强化对杨小舟蛾越冬代成虫及第一代幼虫的发生监测,适时做好第一代杨小舟蛾幼虫防治工作。

防治建议:

一、物理防治。1、灯光诱杀:利用杨小舟蛾成虫具趋光性的特点,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2、摘除和震落幼虫:可以在早晨猛击树干,震落并扑杀群集在叶片上的初龄幼虫。此外,及时摘除杨小舟蛾幼虫吐丝结成的虫苞,尤其是第1、2代幼虫的虫苞,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3、人工灭蛹‌:清除树干周围的杂草和表土层,深度达到15~20厘米,以减少老熟幼虫的化蛹场所‌。

二、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用25%灭幼脲1000-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类1000-1500倍液喷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