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六期(杨树溃疡病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5-0000034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28 [ 公开日期 ] 2025-03-28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病情简介:近期,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技术人员开展杨树溃疡病调查时,发现红花镇大尚庄村1年生杨树片林、马头镇桑庄村沂河路东侧2年生杨树片林、港上镇停庙村2年生杨树发生了杨树溃疡病,目前处于初步感染阶段,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上常见病害,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梢,从苗木、幼树和大树均可侵染,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更为严重,可引起杨树生长衰弱,甚至枯死。春季是杨树溃疡病最主要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高;夏季树木生长旺盛,病害发生趋缓;秋季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发病症状及规律:发病时树皮出现近圆形水渍状和水泡状病斑,病斑直径约1cm,严重时流出褐水。之后病斑下陷,病斑内部坏死范围扩大,最后可导致杨树枯死。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春季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当树势衰弱时,有利于发生病害。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

防治建议:1、严禁病苗造林。对已发生杨树溃疡病的苗木要及时进行处理,严禁用于造林。林农在购买杨苗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病斑、坏死、流水现象,选用抗病树种。

2、适地适树,随起随栽。早春苗木出圃后,立即在50%多菌灵300倍液里浸泡。尽量减少运输和假植时间,栽后及时灌水,提高苗木长势。

3、加强抚育管理。杨树溃疡病发病情况与生长状况有很大关系。要加强抚育管理,特别是新栽杨苗要增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化学防治。发病高峰前(4月初、8月初),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或50%多菌灵100倍喷洒主干和大枝,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2次(间隔7-10天),以减少苗木带菌量。

5、物理防治。及时刮除病斑,涂抹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200倍液,每隔4日1次,连续3-4次。砍伐重病树木并集中焚烧,以减少病原扩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