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gtj/2025-0000024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2-28 | [ 公开日期 ] | 2025-02-28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2月27日,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人员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时发现,去年发生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沭河路国槐林网出现光肩星天牛越冬代幼虫活动表现。
工作人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国槐树干上出现了少量光肩星天牛幼虫排粪孔,在排粪孔处有新鲜树液和锯末状虫粪,说明个别光肩星天牛越冬代幼虫已经开始活动。工作人员在沭河路国槐林网选取样株50株进行调查,发现有虫样株2株,有虫株率4%。
根据光肩星天牛在我县的发生规律,越冬代幼虫在3月上中旬天气回温时开始活动取食,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在13℃-15℃左右。今年我县2月气温较高,2月25日至27日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在13℃及以上,因此导致个别发育较成熟的幼虫开始活动。未来15天,我县气温将产生波动,这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3月中旬为越冬代幼虫危害高峰期。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杨树、柳、榆、刺槐、桑树、苹果、梨、樱桃、苦楝、悬铃木、桤木、泡桐、海棠等多个树种,成虫啃食寄主叶片及嫩枝的皮层,幼虫于枝内蛀食,轻者削弱树势,重者枝条常遭风折或枯死。我县杨树种植面积大,柳树、悬铃木、海棠等树木又是主要的绿化树种,因此应提高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力度,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1、清除虫源。秋末或早春及时对受害严重树木抹头更新,彻底清除死树,将死树及修伐的有虫树干集中烧毁。
2、打孔注药。于3月中旬幼虫活动期对寄主树种进行打孔注药,药物选择10%吡虫啉微乳剂或10%甲维·吡虫啉原药,每孔注药6-10毫升,注药后用粘性泥土封住孔口。
3、药物喷冠防治。6月底、7月初,光肩星天牛羽化盛期,选用3%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400倍液,对被害寄主树木进行树干、树冠喷淋防治,注意树冠喷湿喷透。每隔2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