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gtj/2023-0000169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
[ 成文日期 ] | [ 公开日期 ] | 2023-07-10 | [ 有 效 性 ] |
7月5日,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森林小卫士”周氏啮小蜂人工释放工作,旨在通过释放生物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防治目的。
此次生物防治面积2500余亩,主要在胜利镇、马头镇等沂河两侧乡镇的杨小舟蛾、美国白蛾发生重点区域进行,共释放周氏啮小蜂约8000万头。
周氏啮小蜂为寄生蜂,每个孕蜂柞蚕蛹里面装着近10000头周氏啮小蜂,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无蜂针,不攻击人,由专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育。将孕蜂柞蚕蛹悬挂在树干2米处,投放后小蜂自然羽化飞出。周氏啮小蜂具有很强的飞翔和寻找寄主能力,能敏锐地寻找到隐蔽在各种化蛹场所的老熟幼虫和蛹。一旦发现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的老熟幼虫或蛹,就将产卵器刺入蛹内产卵,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先进行交配,随后羽化而出,刚羽化的成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通过这种寄生方式能够吸食蛹的营养成分,达到消灭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有害生物的目的。
周氏啮小蜂具有寄生率高、繁殖力强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杨小舟蛾、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的虫口密度。通过释放周氏啮小蜂进行“以虫治虫”能够兼顾环境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治,更加安全、环保,效果更加持久。近年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悬挂杀虫灯、人工施药、飞机施药、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