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郯城县杨柳网蝽监测报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第二十期)
[ 索  引  号 ] tanchenggtj/2023-0000168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成文日期 ] [ 公开日期 ] 2023-07-07 [ 有  效  性 ]

7月4日,郯城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对胜利镇、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等2个乡镇主要道路两侧杨树片林开展虫情调查,在胜利镇贸易庄村、胡村发现第2代杨柳网蝽若虫、成虫。

发生情况:我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人员在胜利镇后房庄村沿河杨树片林抽样调查12株,有虫株数0株;在贸易庄村沿河杨树片林抽样调查15株,有虫株数2株,有虫株率13.3%,调查50cm标准枝102枝,有虫样枝数6枝,有虫枝率5.8%,共发现杨柳网蝽若虫30头,成虫8头,虫口密度0.37头/50cm标准枝;在胡村沿河杨树片林抽样调查10株,有虫株数1株,有虫株率10%,调查50cm标准枝65枝,有虫样枝数3枝,有虫枝率4.6%,共发现杨柳网蝽若虫20头,成虫0头,虫口密度0.3头/50cm标准枝。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9-3.1mm,扁平。头红褐色,光滑。触角浅黄褐色,被短毛。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至黑褐色,遍布细刻点。前翅长方形,长过腹部末端,黄白色,具深褐色X形斑。后翅白色。足黄褐色,跗节深褐色。杨柳网蝽在叶反面吸食叶汁,使叶出现黄斑(后转褐色),最终脱落。卵产在叶背,覆以黏液,黏液变硬后呈锥形。若虫暗褐色,外形似成虫,翅芽明显,头、胸、腹部均有刺状突起。

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洞、树缝隙或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出蛰危害杨树、柳树幼芽嫩叶,初期多在树冠下部危害,以后各代逐渐向树冠上部扩展。成虫、若虫均在叶背面危害,被害叶背有许多黑褐色斑点。若虫期约15天,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出现,之后世代重叠危害。10月上旬,成虫陆续下树开始越冬。

防治对策:(1)秋冬初春彻底清扫林内落叶、杂草,并刮除树干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虫源。

(2)若虫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保护天敌。异色瓢虫、草蛉、小花蝽等是杨柳网蝽的天敌,应加强保护,做到以虫治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