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部门信息公开 >> 工作进展 >> 正文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系列知识问答之十二
[ 索  引  号 ] tanchengxrb/2023-0000106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 公开日期 ] 2023-06-27 [ 有  效  性 ]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5月1日颁布施行,在《条例》颁布施行2周年之际,特推出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系列问答,利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知识,提高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

怎样理解“集资参与人”的表述?

一方面,“集资参与人”是沿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惯常表述。1998年《两非取缔办法》已采用“参与者”表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6号)和《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会〔2019〕2号)均使用了“集资参与人”概念。

另一方面,“集资参与人”是一个中性表述。《条例》在总则部分对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作了定义,强调其“非法”属性,将其列为打击对象,在法律责任章节明确对其进行惩处。而“集资参与人”则是一个客观称谓,与“非法集资人”和“非法集资协助人”称谓存在显著区别,既不是负面定性,也不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来源:山东金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