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zwfwbgs/2023-0000002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9-17 | [ 公开日期 ] | 2022-12-31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2022年,郯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群众需求,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行政审批领域营商环境,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第四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2山东省优秀区、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年度交易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农机服务“全链条”经验做法被央视新闻频道播报;林业植物检疫“检易办”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宣传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被《山东新闻联播》宣传推广;“掌上踏勘”改革被评为临沂市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3+1”理论武装体系工作经验被《临沂日报》《临沂新闻》刊发推广。
二、紧扣“放管服”,改革创新步伐持续加快
以“五个审批”改革为抓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改革创新、狠抓问题整改,有力推动了全局干部作风建设大转变,政务服务水平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
1、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实现项目办理再提速
推进项目审批特殊环节规范化,全面梳理精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18个事项的44个特殊环节,用具备施工条件承诺书替代现场踏勘环节,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行政审批、备案等61个事项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按照6个主题类别和4个阶段办理,实现“一口登录、一次申请、一网办理”极简审批;整合线上资源,将商品房预售许可事项,纳入“掌上踏勘”平台,实现远程核验,进一步提高许可证核发效率。目前,共完成房屋预售许可远程踏勘17件。
2、深化商事登记领域改革,实现市场门槛再降低
推行股权继承简易办改革,加快办理股权继承事项,目前,共通过简易办办理股权继承事项6个,节省公证费用3万余元;推行简易注销改革,将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今年以来,全县约90%注销企业以简易注销方式退出市场;推进建设项目取退水集成办改革,将水资源论证与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合并办理,建设项目办理取退水业务平均节约时间15天以上,减少材料67%以上。目前,已经为3家企业办理了取退水业务;推进“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减少了企业50%以上的申报材料,审批时间压缩了70%以上。
3、深化政务服务领域改革,实现服务流程再优化
实施“双全双百”工程2.0,新推出了“农机一件事”“我要建工程一件事”等12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创新推出林草种子(普通)生产经营许可“承诺办”改革和林业植物检疫“检易办”改革,按照林地审批集成办模式,共办理完成7个林地审批事项;教师资格认定全程网办,实现“不见面”审批,共认定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证1669件,协助认定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证336件;推行医疗机构集成审批新模式,整合“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等各事项申请材料,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申报”,审批时限减少67%,申请材料减少50%。
4、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实现交易过程再精简
推促实施阳光交易,选聘各领域监督员21名,召开3次现场观摩培训会议,组织11名监督员参与8个项目监督交易;打造“招投标一件事”应用场景,编制办事指南和事项清单,梳理形成“一件事”标准化、流水化作业和流程图,夯实了公共资源配置“一网通办”数字底座;充分运用“互联网+交易”模式,取消投标担保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最大限度精简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截至目前,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44项,实际成交金额26.79亿元,取消投标担保全年为企业免去9000万余元投标担保费用,交易竞争活跃度不断攀升,企业参与量同比增长72.6%。
三、奏好“振兴曲”,乡村集成改革持续推进
1、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县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设有服务窗口149个,工作人员240余名,进驻人社、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税务、金融、水电气暖等部门48个,服务事项1352项,实现全县审批服务事项全进驻,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镇级便民服务场所行动取得成效,全县13家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中,7家标杆型建设标准,6家达到标准型建设标准,任务全部完成;村级政务服务实现便利化,全县95家重点便民服务站点均达到“六有一能”要求。
2、多地合作互动,实现经济融合“新跨越”
加强与省内外单位的沟通协作,推进“标准统一、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域通办”新格局。今年来,与浙江省长兴县、泰安市宁阳县等16个县市区新签订通办协议,组建“跨省通办”帮办代办“王牌军”。截至目前,覆盖领域扩展至“28省515县市区”,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85个,平均办理时长30分钟,办理提速60%,典型经验被山东省数字经济协会评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政”领域优秀案例。
3、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实现深度融合
推动自助服务终端在县乡两级应用推广,自助终端机集审批、证明、缴费、公共服务四大类常用功能于一体,可实现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行业综合许可证等多个证照的自助办理;编制完善政务服务地图系统,将郯城县域划分为117个“15分钟政务圈”,为群众提供精准办事导航服务;线下规范提升预约服务,实施“365天不打烊”行动,在非法定工作时间共办理业务1500余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办理模式,建立“自助办理、人工受理”相结合的一体化办理途径,政务服务“全时办”,把政务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
四、围绕“惠民生”,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1、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
整合各类证明事项和材料,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先后发布3次免证办清单,第一批梳理证明事项348项,第二批梳理证明事项720项,第三批梳理证明事项530项,共梳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78项,证明事项清理率达到94.5%。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证明事项年度清理任务。
2、“特殊人群优先办事”制度
对接智慧齐鲁公司,“双线”进行适老化改造。线上,在爱山东APP、自助终端等各种平台开设“特殊人群服务”专栏;线下,配备大厅无障碍通道、单独叫号、配备轮椅、老花镜、拐杖等设施,设置“特殊人群优先办事”专区、专窗,利用“沂蒙政务云客服”、帮办代办、上门办的方式接待特殊人群,让每一个“小我”都不被落下。
3、深化帮办代办全流程服务
以企业服务中心为阵地,设置帮办代办窗口,组建14个镇街全覆盖的32人的“沂蒙政务云客服”队伍,负责解决企业群众困难诉求,共累计接听企业群众咨询电话3000余人次;成立“舒郯办”工程项目建设手续帮办服务队,对全县130个重点项目实行上门指导、帮办代办,今年先后为71个项目提供了360余次上门服务,共收集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反馈的土地、规划、环保等7大类、30余个问题,郯润食品、孔师酒业等30余个项目实现拿地当天就办结施工许可。
砥砺前行写华章,继往开来谱新篇。一切收获,都将为未来注入磅礴力量。在新的一年,让我们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共同谱写审批服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