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部门动态 >> 正文
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立足“特、优、新”做好全域旅游文章
[ 索  引  号 ] 0015-02_D/2017-0612005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 成文日期 ] 2017-06-12 [ 公开日期 ] 2017-06-12 [ 有  效  性 ]

今年以来,该区紧紧围绕“特、优、新”三大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一树、一林、一寺、一园、一温泉”全域旅游框架,基本形成银杏种植、生产、交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展现出迷人的风姿。

围绕“特”字,挖掘全域旅游载体。针对不可复制的独特银杏和温泉资源,该区聘请同济大学规划了银杏温泉养生谷小镇建设蓝图。目前,国内第5代温泉的开山之作,鲁地天沐(郯城)温泉度假村以完成投资2亿元,温泉主楼、银杏主题酒店等主体建筑全部完成,内外装修、绿化工程完成70%以上。特色小镇已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报省政府审批。小镇产业以特色发展为前提,依托银杏、温泉两大优势资源,发展“银杏+”、“旅游+”两大产业体系,打造以“旅游+银杏”、“旅游+温泉”、“旅游+养生”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体系。在投融资渠道上,小镇运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以城市投资及旅游投资为支撑,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投资平台。积极导入外部资源,全面推推动特色小镇项目开发运营,至2020年,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

围绕“优”字,筑牢全域旅游基础。为深入优化全域旅游整体环境,开发区对鲁地天沐温泉度假村内外部装饰、绿化及附属工程倒排工期,加快建设速度。完善燃气、雨水、污水、强弱电等公共设施建设。目前,温泉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征地;温泉停车场、高新路西延至沂河滨河路涉及42户拆迁房屋已完成地上附属物评估;颜黄路和郯子路拓宽已完成规划设计;投入200余万元,完成老万亩银杏林、红石崖等迁坟,为全域旅游创造条件。规划鲁地天沐温泉二期开发,建设儿童主题乐园和银杏研发、文化娱乐、疗养保健、行政服务四个中心。提炼休闲、浪漫、人文、优雅、慢生活等旅游元素建设生态慢城。规划提升打造银杏古梅园,最大化发挥老万亩银杏林“天然氧吧”的独特自然资源,让游人漫步其间,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体会岁月静好。同时,下一步将新建景区标志性景观大门、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厕所,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和承载能力。

围绕“新”字,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按照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建设详规,明确以3平方公里的银杏温泉养生谷特色小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外围36平方公里的整体作为旅游景区去开发打造,结合“户外清”、违建清理治理、移风易俗、环境保护、三引一促、古银杏树保护等工作,让开发区变景区、田地变公园、农民变工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促进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升级。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户外垃圾300余吨,拆除非法广告牌120块,发展农家乐5家,新增宾馆2家。发展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现代银杏产业集群,实现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引导群众以地入股、就地创业,促进全开发区群众共同经营、共同参与,达到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系统旅游目标,促使各地游客愿意来,当地环境留得住。赏银杏美景、品特色美食、沐金汤温泉、养身心健康,做大南承苏沪杭、北接京津冀游客的旅游精品路线,做强郯城全域旅游品牌。

下一步,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将紧紧抓住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省级银杏温泉养生谷特色小镇建设重大机遇,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创新资金、人才机制,落实场地补贴,优先确保重点项目、基础设施用地指标,建设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开放共享的特色小镇,实现大投入、大改变,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打造全县全域旅游的示范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