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0117-06_C/2017-060900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水利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17-06-09 | [ 公开日期 ] | 2017-06-09 | [ 有 效 性 ] |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迈进的步伐,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水利信息管理利用,在防治水害、加强水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起到良好效果。
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强水资源有效配置。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以水资源业务应用和管理决策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县级监测点43个,国家监测点13个。2017年投资50万元对相关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控制监测点21个。目前,监控在线系统运行正常。
二是开展水文监测站网与洪旱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有效防止水害。我县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增补县,项目建设资金567.92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18处、自动监测雨量改造4处、简易雨量站30处、自动水位监测站10处、简易水位站25个、水文站改造1处、更新改造四要素气象监测站2个、更新改造二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新建四要素监测站2个、县级短信中心建设1处、预警信息发射站10处、预警信息接收站55处及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架构了集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由10个无线发射站和55个无线预警接收站组成的群测群防的预警机制与组织体系,现已全部投入运行,运行正常。
三是注重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规范利用地下水。积极开展地下水位、水质监测站网建设,对全县的地下水位监测井和现有的水质监测井进行全面调研,对存在被破坏、部分监测功能丧失的监测的监测井予以修缮,恢复,对已丧失测站功或已无代表性的地下水位监测站予以调整、撤销。在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完成了郯城县地下水监测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封停原有不达标监测井,加强深层地下水监测,完成了全县一镇一井的新地下水监测井布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