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部门动态 >> 正文
县扶贫办精准资助育人效果好
[ 索  引  号 ] xfpb-17_F/2017-0818001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郯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 ] 2017-08-18 [ 公开日期 ] 2017-08-18 [ 有  效  性 ]

 

近期,郯城县职教中心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标准为抓手,持续探索资助育人途径、创新资助政策宣传、总结资助工作经验,在资助过程中实行认定识别规范化、资助育人科学化、资助管理一体化的精准资助工作模式。

精准识别,把好资助第一关

制定了《建档立卡家庭子女精准资助实施办法》,明确了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认定审核工作职责。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生活情况、校园卡消费分析情况等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识别,通过与县学生资助中心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情况证明表》的真实性、与学生签订《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诚信承诺书》、资助管理中心审核、全校公示、建立和维护信息库等程序进行精准认定,把好精准资助第一关。

精准施措,提升资助育人水平

一是持续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教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业关心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在帮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崇尚技能、投身社会实践,在指导职业规划、激励创新创业、提高就业质量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多年来,该校共帮扶学生676人次,累计帮扶金额26.75万元。二是合理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拓宽锻炼平台。该校把勤工助学岗位与教学、行政、就业、后勤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勤工助学智力型岗位的建设,发挥学生的知识优势,使勤工助学工作不仅成为解决生活困难的手段,也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三是坚持教育引导,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精神资助、心理的辅导、素质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敬业主题演讲、社会实践教育、创业案例分享、走访企业调研、参加义务劳动、感恩主题班会等资助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引导受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培养知恩感恩、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勇于担当、互助共享的人格品质。四是营造资助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校利用寒暑假组织教职工开展走进家庭明学情、走进社会接地气、走进企业知要求的“三走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准确掌握学生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现实需求及企业用人要求,采取有效的资助育人措施,营造与就业为导向的资助育人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精准管理,实现精准资助一体化

一是坚持资助工作与学生教育工作一体化。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各级部成立以级部主任为组长,辅导员为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小组,负责各级部学生资助的具体管理和实施工作。学生资助工作自上而下统一协调,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就业创业等学生教育工作融为一体、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二是推进资助管理工作信息化。组织辅导员分阶段对“建档立卡”学生家庭进行电话家访,了解家庭脱贫进展情况,同时对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学生资助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持续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有针对的扩大学生受助面,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田伟、侯国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