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hhz/2024-0000279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红花镇 | |
---|---|---|---|---|---|
[ 成文日期 ] | 2024-12-23 | [ 公开日期 ] | 2024-12-23 | [ 有 效 性 ] | 有效中 |
缠、绕、抽、贴,一拴一扣,红线绕指尖飞舞,一条柔顺又精美的红绳便孕育而生,再经大娘们有力灵巧的双手一压一挤,与刻有吉祥话字体的桃木圆盘粘连,一份做工细腻,寓意美好的桃木中国结便制作出来。工序复杂但错落有致,整个过程赏心悦目。在红花镇轩然工艺品厂里,一根根红色细绳在村民手中来回穿梭,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布满车间。临近2025年春节,有“中国结艺之乡”美誉的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又开启了“火红之旅”。作为中国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基地,2024年,红花镇生产的中国结占中国市场份额的70%,年产值突破18亿元。
春节临近,红花镇中国结再成“爆款”。“这批桃木中国结订单一共有26款样式、30万件,需要一周以内赶制出来,直接发往南方。”12月20日,车一开进红花镇的轩然工艺品厂,看到的是遍布厂区角落的中国结和加工原材料,浓浓的年味溢出。总经理王廷省拿出账本,划着每一笔寄出去的商单,手里一摞摞的快递单塞满了他腰间的挎包。“从今年国庆假后,我们厂里的大订单就没停过,这种场景得一直持续到春节前物流停运。”王廷省说,仅今年第四季度,他们厂就卖出去300多万件中国结。这些产品远销到东南亚各国,最近这一段时间则是国内各大批发市场要货较多。加工生产厂区热火朝天,线上的网店直播间,订单亦是蜂拥而至。这是今年新出的桃木仿玉款式,小尺寸挂在床头温馨,大尺寸放在客厅喜庆。”12月22日,红花镇巧艺电子商贸有限公司的直播间内,村民李娜正在直播带货,用一口乡音把自家制作的中国结介绍给天南海北的网友。
岁月演绎,红花镇的中国结属性也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喜庆用品,衍生出民族风系列、景泰蓝系列、仿玉系列等6大类千余种,包括双联结、双钱结、祥云结、如意结、平安结、盘长结等30余个品种。根据用途不同,红花镇的中国结可以出现在中国家庭的各种使用场合。
2021年,郯城中国结传统编织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千年的古法技艺在如今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我们镇现在中国结生产企业、中国结电商近400家,生产出来的中国结在咱们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比超过70%。”红花镇党委书记郑庆永自豪地说。
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直播平台,巧艺电子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超介绍,正在直播的店铺账号今年已发货10万余件,而像这种体量的直播间账号,他们公司还有三个。“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我们当地中国结销售的主要方式。不但拓宽了销售渠道,直播间的即时互动还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要,打造市场更受欢迎的产品。”乘着互联网销售的这股东风,成为各大网购平台“爆款”的红花镇中国结也闯出了更大的市场。
问起为何红花镇可以撑起中国结这么个大市场,源远流长的技艺传承是最大的底气。
根据地方县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学做中国结就已成为郯城当地闺阁女儿的“必修课”,并通过一代代心灵手巧的郯城农家女传承下来。在如今,当地愈是年纪大的妇女,愈有一手灵巧的编工,每逢节庆喜典,重要的编织物品都由她们一手把关。
如今小镇的年轻女孩若有一手好的编工,在当地依旧会被广为称赞,淳朴的民风也使成熟且复杂的编织工艺得以较好地保存。技艺更迭,镇上的艺人们还把传统结艺技术与景泰蓝掐丝工艺、烤瓷工艺、桃木雕刻、刺绣等技艺相结合,使款式更新颖、民族元素更饱满、寓意更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