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0302-07_G/2017-0401001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郯城县中心 | |
---|---|---|---|---|---|
[ 成文日期 ] | 2017-04-01 | [ 公开日期 ] | 2017-04-01 | [ 有 效 性 ] |
G205 山深线郯城绕城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次信息公示
一、项目概况
项目起点位于郯城县官塘村东侧,接 G205 线,路线向西前行,经刘小埠,在唐桥村北跨越围带河后,路线转向西南,在益民村北与 S318 线相交,经杨庄村西、二刘庄村东,在刘楼村南侧与 S230 线相交,路线继续往南,在张园村与赵庄村之间穿过,经主高册东、陈高册东,在小马头村北跨越白马河后,路线向东南前行,经东张林村北侧后,路线往东,经东升村南后,路线继续往东到达终点。
2、主要控制点
路线起点(官塘村东)、刘小埠、唐桥村、围带河、S318 线、益民村、杨庄村、刘楼村、S230 线、张园村、赵庄村、陈高册、白马河、小马头村、东张林村、东升村、路线终点(G205 线与郯东路交叉口)。
3、建设规模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建设里程 22.583km;全线土方 1290.457 千立方米;路基排水及防护 8.167 千立方米;特殊路基处理 750 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654.86 千平方米;新建大桥 204.5 米/1 座,中桥 145.5 米/3 座,小桥 86米/4 座,涵洞 59 道;平面交叉 18 处,永久占地 122.488 公顷,其中新增永久占地 113.828 公顷。
4、项目投资及建设时间
拟建项目推荐方案投资估算总金额为 84729.6654 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3571.9723 万元。本项目建设期为工期24 个月,计划于2017年6 月开工,2019年6月完成。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在施工期,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于施工准备和路基工程中土石方开挖引发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其次为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对局部环境形成短期影响。防治对策:(1)依拖沥青混凝土搅拌应远离空气敏感点(≥300米)。依拖的沥青熬炼建议采用设有除尘设备的封闭式厂拌工艺,采用无热源式高温容器运输至铺浇工地,应避免下风向正对着敏感点。(2)材料堆场也要远离空气敏感点,应有蓬布遮盖。对于扬土较大的路面和建筑场地做到勤奋洒水,尤其是久旱无雨的季节,对于敏感区域要定时进行洒水。(3)运送土方、水泥、石灰等要袋装或用封闭式车辆,禁止超载,运输车辆盖蓬布,运送土方时应适量洒水,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量。(4)灰土拌合点应远离学校、居民区等空气敏感点。施工人员应配备口罩、风镜等防护用具。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废气对周边居民影响很小。
三、运营期环境影响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的,以噪声影响为主。
1、噪声
工程投入运营后,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公路的开通,在汽车驶过时段原有声环境有了大的变化。防治措施:(1)低噪音路面;(2)对于新建住宅,可通过合理的房屋布局和围护结构隔声设计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但对已有房屋,能够采取的降噪措施只有对窗户和门进行改造:在降噪要求不高情况下,可采用双层普通窗和双层普通门代替普通单层门窗;在降噪要求较高情况下,只能采用隔声窗和隔声门。隔声窗不可开启,因此必须考虑到房屋通风问题,可设计带强制通风装置的隔声窗。
2、废水
防治措施:拟建公路路面集水面积十分有限,在雨季产生的路面径流量也不大;加之,拟建公路路基两侧均设置有截水沟、边沟和排水沟等,它们与当地农灌沟渠相连接,同时,各跨河桥梁两侧建有导流槽,将桥面径流引入桥梁两端的路基排水沟内,不直接排入跨越河流中。
3、废气
汽车尾气排放对线路两侧局部区域大气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输状态,减少塞车现象发生;减少车辆排队滞留时间,以减少汽车尾气对收费人员和司乘人员健康的影响;执行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尤其是对周围敏感点的监测,并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制度,以便根据实际污染状况,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
4、生态环境
工程对土地利用及沿线农业生态的影响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影响。
生态影响减缓措施:(1)取土场防护措施:取土场在雨季开挖时在其下游布设沙袋和开挖沉砂池,以阻挡和沉积泥沙;取土完毕后对不稳定边坡做削坡处理,同时为防止雨水的冲刷,修建排水系统。(2)临时弃土场防护措施:弃土场在雨季开挖时在其下游布设沙袋和开挖沉砂池,以阻挡和沉积泥沙;弃土作业过程中配备喷水装置,洒水降尘,周围设立挡板进行围护,减少扬尘。(3) 临时施工营地在工程结束后清除施工垃圾,平整土地,恢复其原有功能。(4)在运输砂、土、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运输车辆应采取加盖蓬布等措施,防止洒落;施工道路应加强管理养护,保持路面平整;砂石土路应经常洒水,防止运输扬尘对沿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材料应采用分类堆放的方式,粉质材料堆放场应有遮盖且应设土工布围栏等,以防止被雨水冲刷造成污染和损失。施工车辆尽量依托现有村镇道路,临时设施应进行整体部署,不得随意修建。(5)此外还有相应的农业、动植物绿化等生态保护措施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拟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当地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对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生态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等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后均能够减轻或消除,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公示时间为10天,可通过电话的方式联系。
环评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402号
地址:济南市历山路50号,邮编:250013
电话/传真:0531-85870068
联系人:孙茜
建设单位:郯城县二0五国道城区段工程建设指挥部
联系人:吴主任
电话:0539- 2103206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公路沿线各企事业单位及沿线附近村民。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您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您对该项目建设有什么具体意见。请简要说明原因。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在公示发布的10天内,向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提出宝贵意见。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的联系方式见本公示第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