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tanchengrsj/2020-0000193 |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 郯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
[ 成文日期 ] | 2020-08-10 | [ 公开日期 ] | 2020-08-10 | [ 有 效 性 ] |
为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省、市吸引集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鲁创新创业有关政策,经研究,决定引进一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来郯就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计划
(一)引进岗位及数量
郯城县县直事业单位合并引进20名。
(二)引进范围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一流学科(附件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的国内未就业毕业生、省外已就业人员。
二、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治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
2、年龄35岁及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与岗位相适的专业知识、能力。
有下列情形人员不得报名:
1、曾受过刑事处罚和被开除公职的,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处分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党纪政务处分仍在影响期的;
2、在各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聘)中被招考(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的;
3、有恶意失信行为被法院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尚未撤销的;
4、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毕业生,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毕业生;
5、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得聘用的。
三、引进程序
坚持“公开平等、按岗引进、择优聘用”的原则,采取面试、考察的方式进行。
(一)报名
采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名。
报名时间:8月12日00:00—8月14日24:00。
报名电子邮箱:tcxsydw@163.com
报名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填写《2020年郯城县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报名表》(附件2),连同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的彩色扫描件或照片(须为JPG或PDF格式)以附件的形式,压缩打包发送至报名邮箱。邮件主题、压缩包文件、附件表格和其它报名材料均以“姓名+具体材料名称”格式命名,如“张三+报名表(身份证、照片、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
(二)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采用线上方式。通过资格审查进入面试的,将按照规定程序公布或通知本人。
资格审查贯穿引进工作全过程。对不符合引进条件的,一经发现并查实,取消其引进资格。
(三)面试
采取结构化面试。
若面试人员超过20人,根据面试成绩排名,前20名确定为考察人选;若面试人员不足20人,面试成绩不低于60分即可确定为考察人选。
(四)考察
根据引进岗位的要求,采取函调、谈话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和引进期间的表现,并依据相关规定对考察对象个人档案进行审核。
考察不合格的,取消引进资格。考察过程中,因取消资格或自动放弃等原因造成的空缺,依据面试成绩依次递补。
(五)体检
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等有关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的,取消引进资格。因取消资格或自动放弃等原因造成的空缺,依据成绩依次递补。
(六)公示
对拟聘用人选公示7天。公示期满符合条件的,确定为聘用人选;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聘用资格。
(七)聘用
对体检合格,经公示无异议的人选,聘用到郯城县县直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正式聘用人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博士研究生享受正科级工资待遇,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
聘用人员首次职称聘任不受单位岗位数量限制。
四、其他事项
1、郯城县政府网站为本次引进工作的指定网站,有关信息以该网站发布为准,请报名人员密切关注。报名人员要保持通讯畅通,因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自负。
2、若本次引进未完成计划数量,由郯城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另行组织招聘,不再发布公告。
3、本公告由郯城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联系电话:0539—6107002,15653961560
监督电话:0539—6117039
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附件2:2020年郯城县“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报名表
郯城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8月10日
附件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1 |
北京交通大学 |
系统科学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4 |
北京化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5 |
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风景园林学、林学 |
7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
8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9 |
首都师范大学 |
数学 |
1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11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
12 |
中央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13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14 |
外交学院 |
政治学(自定) |
15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公安学(自定) |
16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学 |
17 |
中央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18 |
中国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
19 |
中央美术学院 |
美术学、设计学 |
20 |
中央戏剧学院 |
戏剧与影视学 |
21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 |
22 |
天津工业大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3 |
天津医科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 |
2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25 |
华北电力大学 |
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6 |
河北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自定) |
27 |
太原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28 |
内蒙古大学 |
生物学(自定) |
29 |
辽宁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30 |
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
31 |
延边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
32 |
东北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3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4 |
东北农业大学 |
畜牧学(自定) |
35 |
东北林业大学 |
林业工程、林学 |
36 |
华东理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37 |
东华大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38 |
上海海洋大学 |
水产 |
39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药学 |
40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41 |
上海财经大学 |
统计学 |
42 |
上海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43 |
上海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44 |
上海大学 |
机械工程(自定) |
45 |
苏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4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 |
47 |
南京理工大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48 |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49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0 |
河海大学 |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51 |
江南大学 |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52 |
南京林业大学 |
林业工程 |
5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科学 |
54 |
南京农业大学 |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5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56 |
中国药科大学 |
中药学 |
57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58 |
中国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59 |
安徽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60 |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
61 |
福州大学 |
化学(自定) |
62 |
南昌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64 |
河南大学 |
生物学 |
6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66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7 |
华中农业大学 |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
68 |
华中师范大学 |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
69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自定) |
70 |
湖南师范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
71 |
暨南大学 |
药学(自定) |
7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73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74 |
海南大学 |
作物学(自定) |
75 |
广西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76 |
西南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77 |
西南石油大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78 |
成都理工大学 |
地质学 |
79 |
四川农业大学 |
作物学(自定) |
80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81 |
西南大学 |
生物学 |
82 |
西南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83 |
贵州大学 |
植物保护(自定) |
84 |
西藏大学 |
生态学(自定) |
85 |
西北大学 |
地质学 |
8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7 |
长安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
88 |
陕西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
89 |
青海大学 |
生态学(自定) |
90 |
宁夏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91 |
石河子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9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9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9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95 |
宁波大学 |
力学 |
96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97 |
第二军医大学 |
基础医学 |
98 |
第四军医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 |
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如有调整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