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务访谈 >> 正文
杨集镇2025年政务访谈
发布日期:2025-05-16   作者:   来源:郯城县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

县政府网站: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郯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访谈》栏目。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杨集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朱加来同志。朱镇长,您好,欢迎您!

朱加来: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沟通交流。

县政府网站:朱镇长,2024年杨集镇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可不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朱加来:好的。2024年,杨集镇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县委“1354”工作思路和“解放思想、苦干实干、跨越赶超”总体要求,聚焦“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三个重点,抓好“民生保障、社会稳定、政府服务”三篇文章,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交出了一份“难中有解、干中有为、稳中有进”的厚重答卷,经济稳健向好、社会安定有序,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5月,成功举办临沂市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现场会。9月,被山东省财政厅评为“2023年度乡镇财政基本信息编报工作突出乡镇”。11月,被临沂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先进乡镇。

这一年,我们坚持发展为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3.7万元。新增“四上”单位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5亿元、增长57.21%,增幅全县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6亿元、增长31.38%。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669万元,同比增长36%。工业技改投资完成5700万元,增长2.6倍。总投资1.6亿元的省重点润宏食品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通过“三产分离”可带动新增规上工业2家、服务业1家。“TC-1”及“驭风行动”风力发电项目完成全县首个试验桩建设。飞地项目山东正江完成产值8000万元并实现月度升规纳统。山东隽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郯城县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山东赛区优胜奖,并成功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

这一年,我们坚持城建为要,镇域环境展现新面貌。借助省派第一书记衔接资金,投资310万元对驻地刘瓦线路段等8个基础项目进行全面提升,实现驻地人民路、刘瓦线“一横一纵”换新颜。投资700余万元的薄石路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争取上级资金,拓宽改造村级主要道路2100余米,提升改造农业生产路5.1公里。完成窦墩村、小泥湖村2个村土地增减挂项目复垦验收工作,新增土地指标140余亩。自筹资金110余万元在三阳广场和镇政府西侧新建公厕2处,并对镇东出口进行高标准打造。投资30万元统一购买花种和绿化苗木,播散和栽植在县乡、镇村主要道路两侧。投资80余万元,集中改造提升大滩、滩西、饮马庄等10个村的人居环境面貌。12月份全县人居环境观摩全县第五,全年成绩全县第七。

这一年,我们坚持农业为重,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围绕种养结合全链条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成立融合片区党委,投资300万元对园区进行整体提升打造。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4万亩,全镇达到3.5万亩。新(改)建进水闸8处、生产桥6座、渠道治理9.79公里,修建、维修机井217眼。坚持小农水管护全覆盖,已连续四年取得小农水正向盈余。牵头成立临沂市田掌柜粮食发展联盟,服务土地共计10.35万亩。引导金土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22万亩。以省级示范社老丁渔业为龙头,争取上级资金600余万元用于渔业发展。省级示范社勤华蒜业与县农发集团联合成立郯城县众富供应链有限公司,专营大蒜对外贸易,创汇500万美元。引导牧原集团杨集分厂与本地农户签订肥水还田协议,覆盖周边4000余亩,为种植户增收20余万元。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全县循环农业现场推进会在我镇召开。

这一年,我们坚持民生为本,服务保障迈上新高度。坚持“由事看作风”的工作理念,全年共承办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单2380件,工单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9.41%,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完成危房改造17户。解决因病、因灾导致困难人员34人,救助15.96万元。新办理残疾证人员43人,无障碍改造8人。新纳入低保户53人、低保边缘家庭7人、特困供养人员15人。调解农民工欠薪工单38起,化解率100%。完成李集、孔圩、大泥湖3个村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2024年乡镇中考状元花落我镇,幼儿园公办率位于全县前三名。帮助“雨露计划”困难学生22名,发放补助3.3万元。完成6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村卫生室公有化率85%,位居全县第一。积极开展医保宣传征缴工作,征缴完成率96.53%,位居全县第三。5月,杨集中心卫生院成功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7月,全县农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工作推进会议在我镇召开。

这一年,我们坚持安全为基,平安稳定筑牢新防线。发挥“馨网格”矛盾调解“润滑剂”作用,调解矛盾纠纷162件,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四进工作队纳入网格化工作调研报告。开展电信诈骗、禁毒宣传等活动21场次,发放材料6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60余人次,电信诈骗发案率同比下降15%。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清理取缔非法加工作坊5家。排查公共餐饮服务使用液化气86家,全部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与江苏省瓦窑镇开展省际环保联合执法,拆除非法肉鸭养殖棚3个。持续开展图斑整治工作,整改情况位居全县前列。开展驻地街道集中整治,拆除私搭乱建16处,清理落地广告牌160余个。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公安等部门,对全镇2处违法生产卫生护理用品的黑作坊进行查封,违法原材料全部闭环处理。

这一年,我们坚持作风为魂,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7次、廉政党课2次、案例剖析5次、走进廉政教育基地1次,以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推动作风转变。开展执法领域“三规范一提升”专项部署培训2次。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收到问题线索29条,立案7起,结案4起。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41人次,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通过走访摸排、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全镇69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逐一筛查,其中集中清退公益性岗位6人。找准“小切口”加压推进,对信访举报、上级交办督办的“四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目前31条问题线索已建立台账集中管理,分类处置。

县政府网站:好的,谢谢朱镇长的介绍。朱镇长,能再简单地和我们聊一下,2025年杨集镇有哪些工作打算吗?

朱加来:2025年,杨集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围绕县委“1354”工作思路,以加快县域副中心城镇建设为目标,以“激活镇域经济”为主线,以“党建引领、工业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为重点,解放思想、苦干实干、跨越赶超,加快建设“安定和谐、商兴民富、生态优美、富有活力”的大美新杨集。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着眼于村“两委”换届,提前做好分析研判,谋划储备干部,优化农村干部年龄知识结构。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做活土地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盘活资产资源,以北张庄煎饼创富工坊为示范,每个村确定一条主要增收路径,借助强村公司、人才引进、国企助力等手段助推村集体增收,确保自然村年增收5万元以上,行政村年增收50万元以上。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思路,做好典型培树,发挥北张庄、杨北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后进村整顿力度,按照“三有一无”目标,选优配强村班子队伍,提高支部场所服务效能,规范开展三资清理,促进村集体增收。

二是突破短板弱项,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经济。持续扶持壮大“服装织造、五金机械、建筑工程”三大主导产业,抓好“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实现4家工业、2家建筑业、2家服务业升规纳统。五金机械小微产业园招引至少2家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入驻。推进润宏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实现效益,积极开拓新增税源,用好“总部经济”“飞地经济”政策,研究征收畜禽养殖环保税、洗车行业水资源税等,千方百计完成任务目标。全力以赴推进上海电气TC-1风力发电5个点位和“千乡万村 驭风行动”6个点位建设,力争年内投入运营。利用杨集镇在外人才优势,挖掘有效招商线索,用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对接南京、青岛等商会,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力争全年签约过亿元项目7个以上,实现10亿元或500强大项目零的突破。

三是立足农业优势,积极谱写现代农业篇章。加快投资652万元的老丁渔业改造提升进度,壮大名特优冷水鱼繁育前端产业链。加快投资6000万元占地61亩的金麦原肉牛育肥养殖项目建设进度,建成“秸秆-饲料-养殖-肥料-种植”五环联动循环体系,到2025年底全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提升至95.8%、90.5%。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3万亩以上,对梁海、程集、官集等片区4万多亩服役10年以上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发展智慧农业,学习借鉴河南兰考智慧农田建设经验,对塘崖片区72眼灌溉水井进行智慧化改造。加快总投资300万元的杨集煎饼创富工坊建设,成立强村公司,6月底前投产,和市城发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拓展长三角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产能和销量,争取年内培树成全县第一家村级规上企业。

四是提升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编制《杨集镇小城镇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驻地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提升驻地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做大做活驻地商贸,体现杨集镇特色,成为郯南区域中心。推动2023年度被纳入“四好农村路”的杨集镇二级路、李官路、十三甲中心路共计18千米的道路纳入2025年度全县计划,尽快完成修整提升。积极推进杨红路、刘瓦线拓宽提升纳入全县交通路网建设大盘子和全省“十五五”规划,尽快打通杨集对外通道。持续投资300万元,对驻地主要道路进行弱电下地、下水道铺设,整体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县域副中心城镇。加快推进杨集镇三纵三横六条示范路建设,持续对刘瓦线驻地段、柳沟河滨河路、郯新河滨河路三纵,人民路、南外环、北外环三横道路打造提升。深入开展“绿满沂蒙花满村”,结合全县环卫一体化改革试点,加强对新进驻保洁公司的监督,完善垃圾托运+公益保洁工作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长效保持。

五是提升服务质效,扎实做好各项民生事业。用足用好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政策,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实现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顺利收尾。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进行危房改造30户、抗震加固20户。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整治“空中蜘蛛网”,增加10千伏电力线路改造,贯穿全镇。争取教师周转房建设,提升我镇教育基础保障水平,持续擦亮我镇教育名片。目前小学在校生3300名,中学在校生1500名。依托二级医院杨集中心卫生院,加快剩余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力争公有化率达到100%。强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攻坚工作,回收6个小水厂,对全镇44个未实现一张管网供水的村实行整村改造,力争入户率达到100%。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提倡厚养薄葬,抵制大操大办,打击吹鼓手,打击非法婚闹,抵制天价彩礼,减轻群众负担,挖掘杨集庙会文化,借助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提振消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六是强化治理能力,坚决筑牢安全底线防线。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正面宣传引导,不断加大舆情处置管控力度。发挥“12345”民意风向标作用,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稳控力度。以“馨网格”矛盾纠纷调解室为基础,不断吸收党支部两委、党员等力量的加入,应对处理各类疑难矛盾纠纷,确保全年信访工作安定有序。持续做好12345热线工单办理,继续保持全县前列。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于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减少非必要开支。四是盯紧守牢一排底线。盯紧安全生产、违建治理、生态环保、耕地保护等一排底线,加强应急、消防救援演练,确保全年零隐患。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防霸凌工作力度,守护社会安全稳定。

县政府网站:好的,十分感谢朱镇长接受我们的专访,希望杨集镇的各项工作能够取得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朱加来: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同时也希望广大网友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杨集镇的各项工作。谢谢!

打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