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郯城县政府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务访谈 >> 正文
县科学技术局2021年政务访谈
发布日期:2021-03-11   作者:   来源:    阅读:

县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郯城县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岳志强同志。岳局长您好,欢迎您!

岳志强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感谢县政府网站提供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代表县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社会各界多年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县政府网站:岳局长您好,我们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不同寻常的2020年,我县的科技创新工作如何开展?在这里请您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2020年以来的工作,好吗?

岳志强好的。20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科技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县“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双年活动要求,完善科技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县企业科技创新氛围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人才工作持续发力。大力实施“郯城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建立人才培养跟踪管理台账,完善人才评估机制和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调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和郯城籍在外人员的积极性,与高层次人才建立亲清关系,推介人才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会同组织部人才办到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对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招引我县急需产业领军人才。2020年我县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获批省“外专双百”团队项目1个;在临沂市首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中,3名高层次人才获优胜奖;在第三届山东省“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决赛中3名人才入围,全部顺利通过答辩,占全市的1/2;《郯城以“合伙人”思维破解县域引才困局》的经验做法被新华社报道,相关做法得到市委书记王安德同志批示。

(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稳步推进。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针对我县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缺少核心技术,特别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的实际,通过上门走访、定向咨询、中介服务等方式开展对企精准服务,筛选出一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分类、分阶段有序进行重点培养。今年,共分三批次组织1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最终认定12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1.3亿元,占比达到43.17%。二是积极落实惠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积极性。2020年,帮助我县企业享受企业研发财政补助资金313余万元,争取“小升高”财政补助110万元,惠及企业29家;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1.8亿元。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切入点,积极用好上级各类政策,努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经济开发区、高科技电子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为依托,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引进、共建、新建各类创新平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2020年组织6家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华庚新材料等2家企业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组织郯城宏创电子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白云创客申报国级众创空间。其中:华庚新材料成功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实现我县院士工作站零的突破。

(四)源头创新能力稳步增强。紧紧围绕上级科技部门支持的领域和重点方向,及时掌握吃透最新政策,认真谋划,严格筛选,积极申报各类科技计划研发项目;主动与省、市科技部门加强衔接沟通,向上争取各类资金,推动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提升研发水平,开发新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2020年,共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项,截至目前,共获批4项,其中,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省“外专双百计划”项目引进外国智力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银杏叶提取“卡脖子”技术,促进我县银杏产业发展;组织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获批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组织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19项。

(五)科技扶贫助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一是完善科技扶贫制度。制定了《郯城县科技局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和《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为科技扶贫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二是认真选派科技特派员。2020年共选派83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指导工作,实现了64个省定扶贫村100%全覆盖。三是扎实组建科技服务队。成立了以精华种业、泉源理想家庭农场、庙山于杰农机合作社为载体的三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对64个村进行科技帮扶,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会、电话咨询等方式为贫困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大大提升了科技扶贫工作成效。

县政府网站:好的,谢谢岳局长的介绍。实施科技强县战略,对于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您介绍一下2021年科技工作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岳志强:2020年,我县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落实市县有关工作部署,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自我加压,主动谋划,重点抓实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项目争取、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一)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严格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营造创新氛围,并利用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召开培训会议、一对一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小升高”计划,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评价工作,进一步储备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和服务力度。2021年力争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全县高企业数量达到40家;评价中小企业10家,总数达到50家;高新技术产值达到70亿元,占比达到43%;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达到4.8亿元。

(二)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载体。

立足我县优势企业和资源,聚焦产业发展对科技型企业施行“一企一策”梯次培育计划,面向市场提升创新平台发展水平,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创新平台奖补政策。2021年力争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各1家,备案省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

(三)抓好上级科技项目争取,带动全县科技水平提升。

围绕省十优、市十强、县4+3产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六大产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企业积极广泛挖掘项目,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研究,帮助企业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2021年力争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10项。

(四)抓好科技人才建设,打造全县创新人才高地。

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健全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完善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制度,发挥我县产业优势,加大“高精尖缺”人才柔性引进力度。2021年力争打造高层次人才3-4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1-2人,培育省“外专双百计划”人才1-2人,建立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2项,发掘引才引智基地1-2个,通过人才引领、基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申报各类人才项目3-5项。

(五)抓好产学研合作,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结合我县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充分利用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同时利用我县政策、资金、市场及产业化优势,进行牵线搭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2021年计划开展“百所院校”进郯城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促成企业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结成战略联盟,弥补我县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平台少、重大项目申报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

(六)抓好农业创新主体,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立足于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借助郯城农业大县优势,引导农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一批种业龙头企业、银杏龙头企业等特色鲜明的全产业链发展集群,促进我县农业企业再上台阶,为我县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2021年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现代种业创新发展,重点支持郯城县精华种业、郯城县种子公司开展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及重大品种联合攻关;借助我县银杏资源依托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银杏新产品开发并联合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博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银杏研究院开展郯城银杏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围绕重点产业打造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家,建设农科驿站、星创天地等农业服务平台2-3家,申报农业科技类项目3-5项。

县政府网站:非常感谢岳局长接受我们采访。祝愿我县科技创新工作越来越好,再创辉煌。

岳志强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借此机会,我代表县科技局全体工作人员,感谢大家多年来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最后,祝各位网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打印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